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hayami_kiraa Channel on Telegram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hayami_kiraa


一个满足日常好奇心的私人博客。关心科技/人文/艺术/城市公共空间/女性和性别议题/劳工权益/个体叙事/新闻媒体/电影/纪录片/音乐/书/星星

个人网站:https://hayami.typlog.io/

公众号: Hayami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讨论组:https://t.me/+WT_fCompIebZup2N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Chinese)

hayami的博客|日常人间观察是一个满足日常好奇心的私人博客。这个频道关注领域包括科技、人文、艺术、城市公共空间、女性和性别议题、劳工权益、个体叙事、新闻媒体、电影、纪录片、音乐、书籍和星星等各个方面。hayami在个人网站https://hayami.typlog.io/上分享更多的精彩内容。此外,你还可以在公众号Hayami、Instagram、Twitter上关注@hayami_kiraa,或者在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上搜索@早见hayami。如果你对这些话题感兴趣,也可以加入他们的讨论组:https://t.me/+WT_fCompIebZup2N。无论你是对科技、艺术还是其他领域感兴趣,hayami的博客都将为你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深度思考。快来关注他们,一起探索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吧!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3 Jan, 09:08


在小红书上发了柏林和巴黎的对比,有评论:

(这个世界上能类比【北京】的城市只有【平壤】,望周知。)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3 Jan, 08:55


怎么说呢!!租房是柏林人的考公吧!!!整个市场租房有多颠,和大家描述一下:

1. 房源竞争激烈:一个好的房源,可能会收到1000多份申请。市政住房协会 Howoge 管理的 288 套公寓开放申请,30分钟内收到 43,000 份登记申请。妈妈!!我在中国躲过了考公,没想到来德国躲不了租房;

2. 找房时间长:至少要提前半年开始找房。如果想找那种像自如的房屋中介,很多人排队都排9个月;

3. 证明文件繁多:短租房非常容易找到(就像我现在这个过渡的),但长租房需要很多证明,工资条、收入证明、简历、动机信、前房东的推荐信,还有德国的信用体系(有点像芝麻分,外国人刚开始来并不会有);

4. 筛选方式不一:如果说上面这些材料还ok,我觉得最颠的是有幸运儿进入到最后一轮发现「还得表演才艺」;但你以为是条件越好才艺越多越容易申到房子吗?no!对于很多善良的德国人来说,他们不是从申请者里面挑一个工资最高的中产者,而是「最需要房子的人」(比如乌克兰难民)。所以有时候真的是碰运气;

6. 一不小心就变成黑户:大城市往往流动性高、房子不会难找,但柏林难找的是可以注册的房子。因为一个人只能注册一个房间,所以很多转租并不会提供注册,有点像不管离开柏林去哪,反正先占着茅坑的意思;但没注册的话很多事情就干不了,相当于黑户。我现在短租过渡就是黑户[苦涩];

让我们祈祷 2025 年租房竞选亚裔代表小早,能够早日在新年寻觅到一座她的梦中情房。并且!!最重要的!!我要广撒网,大家如果有在柏林长租可 an 的房源请 dd 我(一定要可 an!!!高亮划黑线,不 an 不要来找我了求求了!!!!)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2 Jan, 08:51


太喜欢和适应德国社会的规则了。

昨天四个朋友去餐厅吃饭,每个人点了一份主食,然后A和B点了饮料,BCD又点了一份小食。最后结账就是四个人分开付,各付各自的那一份,share的就aa.

看起来是很麻烦对吗,但对我来说真是太舒适了。记得以前在上海和朋友们去鸡尾酒酒吧,一杯均价100吧。然后四个人里面,有的点了两杯有的点了三杯,我不太喝酒就只喝了一杯。但最后朋友在群里 a 账单是平均的,就是每个人都200多。

那一刻我真的很想说,我只喝了一杯啊,为什么要付两百多块钱。不是付不起,就觉得很不公平很不合理。但我知道朋友不是贪小便宜,只是性格本来就大大咧咧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我也知道如果在群里提出异议,可能会被认为斤斤计较、爱找麻烦、小气吧啦,何况其他人都已经a账单了。你当然可以按照自己想法去说,但如果事事如此就活得太累了。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我宁愿直接点击支付账单。

但这事儿让我挺不舒服的。在中国生活就是会遇到很多这种事情,边界不清晰,很多东西就像雨后泥巴一样糊在一起。你说吧被认为斤斤计较,你不说吧自己生闷气(我还都已经是生活在江浙沪这样契约精神最高的地方了)。

ps:防杠精,提前说明下。我不是心疼钱啥的,朋友之间你请我我请你很正常,我也很喜欢和朋友们互送礼物啥的。只是 a 账单这种场景 a 得不清不楚,会让人觉得大家对于「公平」很没有概念。就像一位读者的回复,「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是一个在中国社会特别难被理解的事情。」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1 Jan, 22:11


我们家有两个孩子,这几年我大概对「未来」有了一个很具体的想象:姐姐(我)移居欧洲,弟弟准备赴日。姐姐恨透了儒家文化圈,所以要远走高飞永远不回头;弟弟反正是个男的,就留在亚洲(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过过日子。姐姐年假多,工作可以remote, 每年回趟家陪陪父母;弟弟离家近,飞机两小时,家里什么事也能很快回去。等父母退休了(或者更早一点),就一起去日本找弟弟旅行。妈妈最喜欢大海了,冬天去镰仓,夏天去热海,她一定会很开心。

作为子女,总是要面对「如何赡养老去的父母」这个议题。而我们这个年纪出国的,也不像20岁出头那么无忧无虑了 —— 父母从壮年步入暮霭沉沉的老年,身体机能在不断退化;自己也逐渐长大成熟,从刚天刚地的叛逆少女变成柔软而有牵挂的女儿。

一直有句话说,越叛逆的人越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说得很对,这种人主体性都比较强。

如今也无比庆幸自己不是独生女,天知道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再做出「出国」这个决定会减少多少压力。弟弟如果以后能去日本那真是太好了,毕竟日本太近了。他从小看动漫长大,本来就对日本文化颇为熟悉;这几年经历😷,(在我的耳濡目染下)也比同龄人更早看清了一些事实。18岁我带他报志愿选了上海,19岁我送他的礼物是日本的五年多次签证 —— 这样他可以在大学四年里无限次去日本,一次最多待三个月。中国很少有大学生能拥有这个签证吧,毕竟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我并不是控制狂要他一定去日本什么的,只是想给他创造一些机会。就是你可以多去自己看看世界,而不是刷抖音、看小红书、翻微博,咀嚼着别人吃剩下的二手资料,沉溺在 vlog 的滤镜剪辑里,活在充满戾气的互联网世界。我始终相信对于一个出生在信息爆炸的 z 世代来说,最珍贵的事情莫过于「去田野」 —— 去听、去看、去感受。而不是去下判断。

所以如果他最后不去日本,想要去新西兰、英国或者澳洲,甚至最后决定回国,也都无所谓。这是他自己的人生,与我无关。我只是觉得短短人生几十年,我们能出生在一个家庭,管同个人类叫爸妈,一起长大,也算是缘分一场(何况小时候我大作妖法欺他太甚,现在当是赎罪了)。所以18岁生日我送他一笔海外旅行基金,19岁是日本五年多次签证,20岁实在想不出送什么了,就很没有创意地送一张境外旅行机票。如今他带上我淘汰下的 Gregory 70L 登山包,亲手把破洞的地方修补好(它被我真背烂了),考完期末考就去东南亚旅行做背包客了。先是在他最爱的香港,跨年又去了维多利亚港湾看了烟花。后来朋友圈的太阳变得越来越明亮,照片里出现了热带的大海、漂亮的青旅,摩托车乱哄哄穿梭在大街小巷,还有遇到世界各地的人类。他写道,「虽然很累,但我真的很高兴,我能够背着这样大的背包,带着我的故事,走向更多更精彩的人还有他们的故事。」

爸妈点了个赞,偶尔评论个中年人最爱的大拇指。

我突然想起他真的比我不容易。我小时候父母养得还比较用心,小学读的是城市里很好的私立学校,初中也找关系花了很多钱。到第二个父母就摆烂随便养了,先是外面生意不做了回老家。然后他一路从村子里最烂的公立小学读起,然后要考到第一名到镇上,再考到第一名到县级市里,最后再考到上海。一路走来,都必须要考到第一名才能一步步走出农村,很难不说是典型「小镇做题家」了。而且他学生时代正好是我最叛逆的时候,过年有家不回,在家里看见他就臭脸翻白眼,不然就是打架。于是也错过了他这条时间线上的成长。是直到后来来了上海读大学,关系才慢慢好起来的。后来赞助他签证机票什么的,都是后话了。

总之我觉得一路长大,他还是比我不容易一些。我现在来到欧洲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花父母一分钱(准确说我大学就不花父母钱了)。我相信他也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出国,不管是去旅行,去旅居,还是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长久生活。去年他去东京和京都,回来和我说「觉得日本真的蛮不错的。」如果他真的能去到日本,我能留在欧洲,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普通小孩来说,可能已经是很好的出路了。我仿佛看到人生的牌子缓缓翻过来,一个家庭的结构也许会在我们这一代发生彻底改变。

我期待着(并且要努力啊。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9 Jan, 21:12


今天和朋友见面,她说去过的欧洲城市里最爱巴黎,可能是巴黎足够轻盈。我又想起这个关于柏林和巴黎的对比。我说你觉得柏林怎样,她说感觉柏林更适合不时尚轻盈但坚硬的我们(?)

我说我觉得柏林是可时尚可轻盈也可坚硬,没有一种统一的城市气质,如果有那就叫“谁都别他爹管我”。在柏林街头总是看到那种穿得超好看像时尚杂志出来的的俊男美女,但你穿冲锋衣棉裤也不会觉得自己土狗,and u will be so proud to be a 土狗 in Berlin.

柏林的骄傲从不来源于你穿得多好看、时尚、美丽、潮流,而来源于 Yes! It’s me!!! 整个城市都在晃着你胳膊说活出你自己啊,健身房的 wifi 密码是allvibesarewelcomed.

这就是柏林。柏林是夜的精灵。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9 Jan, 10:03


呜哇,来柏林两周了,每时每刻都在感慨我怎么会这么完美适配德国!!来看两条租房广告

1.

Bitte Anzeige genau lesen und nur für Frauen/FLINTA, keine Paare oder cis Männer.
仅限女性/FLINTA(女性、跨性别者、非二元者、变性者和无性别者),不接受情侣或顺性别男性。


2.

几年前,我在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的夏季学术项目中认识了我的室友。他在政治咨询领域工作,专注于人工智能在健康和护理中的应用。我们经常一起去攀岩,他是德国阿尔卑斯协会的活跃成员。他喜欢做饭,在之前的租房经历中,他觉得如果只是各自生活,互不干涉,那是很可惜的。他也喜欢直接沟通,不喜欢拐弯抹角。他很重视整洁。我们的食物完全共享——如果你们能找到一个好的安排,他一定会很高兴。总体来说,他比较活跃,喜欢尝试新活动,也乐于受到新的灵感启发。


我真是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比如我也喜欢攀岩,在准备加入登山协会;比如我在中国生活经常被说「说话太直接」,但德国人就是喜欢直接沟通而不是拐弯抹角;比如我是天生直球型选手,认为把时间浪费在互相揣测心思和咬文嚼字上非常浪费时间,也对基于情感的交流感到不耐烦。我喜欢的社交是基于某件事情或信息交换,比如一起攀岩,比如聊人工智能在健康和护理中的应用,比如分享食物,比如尝试新的活动,找到新的灵感。

在柏林每天都要哭死,这是什么精神故乡啊啊啊,真是引起极度极度舒适了。

——————

ps:在 threads 上写,来柏林之后更放飞自我了,社交媒体上只要有讨厌的多管闲事的杠精的评论就拉黑。毕竟我的人生哲学和柏林的城市精神完美契合,就是「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

然后有人回复,非常像之前thread上一个台湾朋友对德国人的评价,「帖主在德国居住,发现身边的德国人,并不是很了解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所以吐槽德国人的性格的确不容易因为被讨厌这种事受影响之类的吧。」

我靠我看到的时候天灵盖都要爽飞了。就是我在中国生活真的常常觉得,为什么大家讨论/注重的东西我完全不感兴趣。比如大家在聊原生家庭创伤,但是我家庭就是给很多自由度的那种;比如被讨厌的勇气这么火,我就很不懂别人讨厌我关我屁事啊到底???谁讨厌我这不是ta自己的课题吗我研究个鬼啊....比如大家搞钱这几年很火,但我信奉闷声发大财,谁真的赚了钱会在网上拿出来卖的吗?比如都说东亚女缺爱,我看到很多寻寻觅觅兜兜转转只是为了「被爱」「被关注到」这件事就觉得头疼 ;再比如大家怎么都在学怎么「拒绝」呢,我这辈子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拒绝了,口头禅就是不要走开关我屁事,德国人也天天 nein nein nein(不不不)。我在国内生活经常觉得好疲倦好无聊好烦啊,来德国后一切都通畅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我倒不是说自己没有这些课题就「高人一等」,也不是说就和德国人的课题一模一样,只是很多性格/价值观确实蛮契合的。简直肉身回到精神故乡的感觉。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5 Jan, 18:55


很久没有做三国混语挑战了!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3 Jan, 22:16


在做欧洲来信征集,突然翻到一位 ip 卢森堡色读者留言。大概是看到我这几日疯狂输出的blog, 说自己年纪大了,很多年前出来时也是大致一样的心情,只是这些暗暗的决绝在漫长的岁月里已逐渐消耗。如今看到我,觉得有些老派,有些矫情,“但又重温了那种清澈”。

我好喜欢这句话。像今早健身完随手发了张德铁story, 有读者说好怀念这种空旷自由的站台 ——柏林早上的空气是清澈的;新年在湖边篝火,人们围着火堆唱歌跳舞,时不时脱光衣服下去冬泳 —— 冬天的湖水也是清澈的。然后太阳下山了,整个森林被迅速笼罩上一层雾气,魔鬼山在远处若隐若现。我一走在黑蒙蒙的森林里,所有树木都像要吞噬了一切一样变得巨大可怕,而我还要一个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鬼地方走30分钟。在这个中世纪吸血鬼电影般的镜头里,我还是感到安全。我记得那天在东京遇到一个香港音乐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流亡到台湾,和我说不要浪费你的青春啊。这个时候正好打开豆瓣看到有人转帖子,教女生被卖到大山之后该怎么逃跑 —— 从在山里怎么吃东西、到镇上怎么搭车、怎么躲避夫家(?)的抓捕、怎么避免和警察的照面,事无巨细。我当下就应激了,我说天呐,我为什么要去学这种东西?????? 把我的青春花在学习怎么被拐后逃跑,天呐,我要疯了。

在柏林雾气缭绕的黑森林里走路时,我没有害怕;在跨年穿越火线般经过鞭炮现场时,我没有害怕;在欧洲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候,我没有害怕。有时候我觉得我的命其实是捡来的 —— 在故土,作为一个女性能平安健康地长到这么大,我的意思是,没有被ji化生育填埋也没有被拐进村子里给铁链拴住生8个孩子,你能说这不是一种幸运吗?你能说这不是一种死里逃生吗?我带着我捡来的这条烂命,还会害怕什么。

柏林也不是想象中这么好,它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宜居。我知道日后的心境一定会有所改变,所以此时此刻的清澈尤为珍贵。(即使有些矫情和老派,管他咧!)

那位卢森堡的姐姐还说,我们失去的也许并不在于空间,而是时间,是这个时代整体性的堕落衰败,上海回不到20年前的上海,欧洲也一样回不到20年前的欧洲。

我仿佛看到面前历史的瀑布飞流直下,无人生还。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3 Jan, 21:00


你为什么润欧?

播客《鱼生皆假期》新年第一期节目,想要征集润欧的读者听众们聊聊这个话题!

参与方式:发送文字就行,我来读信。

1. 什么时候出来的、从哪里出来的、现在在哪个国家城市
2. 为什么选择欧洲、为什么选择这个城市
3. 现在在做什么
4. 是否喜欢当下的生活
5. 觉得在欧洲和国内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6. 最近最伤心/幸福的一刻是什么
7. 观察到自己身上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管是性格还是饮食口味、价值观等等)

ps: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话题,以及请标注你在播客中想被称呼的ID/名字哦。
来投稿吧~!评论或者写信给 [email protected]

pps:视情况可能会放到 blog 里面!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3 Jan, 09:22


After censorship

https://mp.weixin.qq.com/s/KKy5NGQWRyl6ybx8j_mByA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2 Jan, 22:12


来德州一周,在生活上已经逐渐熟悉新的环境。开始吃上 VD 和 b12,连不见天日的冬天也适应了。

比起刚来动不动就哭,现在已经处于非常平静的状态。最近一次流眼泪是12月31日在 Brandenburg, 欧洲最大的跨年夜跨年。零点放完烟花,舞台还在唱歌跳舞,人们开始慢慢向出口散去。在这一段长达两公里的路上,路边有很多餐车、小吃和搭建的 techno 舞台,高处还有屏幕转播着舞台的画面。

2025年1月1日的凌晨,我在这条人潮涌动的路上走着,看着人们一边拎着啤酒,一边跟着歌扭动身体。歌唱到高潮的时候,人流也会跟着大声歌唱,然后停下来跳舞。就这么走着、唱着、跳着。

彼时是柏林的新年,冬夜萧瑟,寒风凛冽,然而满城都绽放着巨大而灿烂的烟花。我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突然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悲伤,一种全身都被悲伤吞噬了的无所适从。好像关了声音的电影画面 —— 那么多开心的人从你身边穿过,那么多漂亮的烟花在你身边升起,techno下涌动着年轻而明亮的身体,酒杯碰在一起时溅起了乳白色的啤酒花…..

而这一切,与你无关。

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那天的感受,不是嫉妒,不是孤独,不是难过,或者说不是单纯的这些。直到今天在翻《德黑兰来信》作者伍勤的微博,有人提到「天真的残忍」这个词。我觉得没有什么词比它更能形容这个跨年夜的场景了。

被这样的快乐冒犯到,同时意识到这辈子可能也不会拥有这样的快乐了。

2025.1.1
hayami于柏林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2 Jan, 11:09


🇩🇪 跨年夜柏林发生的烟花爆炸事件,又一次引发了整座城市对于 unlimited freedom 的讨论。

前天一直被提醒出门要注意安全,说有几个区宛如内战现场。但没想到柏林人这么疯,直接往头上互喷烟花就算了,直接把街区原地炸了的都有。下面是节选柏林官方新闻的翻译:

【在 Hauptstraße 和 Belziger Straße 的交叉口发生了一起使用不明爆炸物事件。至少有 7 栋建筑和多辆车辆受到影响。建筑立面受损,窗玻璃被炸毁,部分公寓的墙体出现裂缝。市政建筑管理部门已经被召至现场评估,当前有 36 套公寓无法居住。】

看了 reddit 上的讨论,普遍大家都在呼吁禁止烟花。节选自 reddit 网友:

【我们就住在街道上方,爆炸震动了整栋楼。我从2008年开始住在这个社区,而噪音和暴力每年都在增加。

在当前城市政府削减了许多让柏林宜居的项目预算的情况下,我实在无法理解,我们每年却仍然花费公共资金来控制和清理新年前夜的混乱,而不是直接禁止这种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

我的心与那些半夜被迫离开公寓的人们同在,也感谢所有不得不收拾这些毫无理智的暴徒制造的残局的紧急救援人员和警察。】

人们除了关心伤员,也关心路上被炸的小鸟、松鼠、野生动物,还有患有老年痴呆、行动不便的人群会受到惊吓。有人提到了难民,认为难民对此更加敏感,因为这些爆炸声会让他们联想起曾经经历的战乱,可能会激发创伤后遗症。

在关于 unlimited freedom 的讨论中,柏林人也提到,如果禁掉烟花,是否意味着也可以禁掉酒精、drugs、吃动物肉?但人们兜兜转转还是会回到那个问题,“一切自由都是被允许的,只要不是建立在消耗医疗资源的前提上。”

柏林不再贫穷,人们对任何人为的资源巨大消耗感到不满。烟花爆炸也让柏林人重新讨论素来自豪的“无限制自由” —— 以“自由”为名造成他人的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的自由,是我们想要的自由吗?

——

历年来柏林都有对于禁止烟花必要性的呼吁,包括大量消防人员和医务人员,但似乎都没成行。作为一个 new Berliner 我不发表任何观点,只是做一些观察和记录~

(以上不是 chatgpt 翻译但我怎么觉得我写出了一股翻译腔………🤦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1 Jan, 08:47


2024年最后一天的柏林,居然出了太阳,夕阳也变成了粉紫色的。算是来柏林后第一个大晴天,真是令人心醉的收尾。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31 Dec, 09:44


早上五点起床写完了年终总结。

呼,现在要出门去瑜伽、攀岩、夜店,开启柏林跨年夜!不管今年过得怎么样,大家,新年快乐!!!!!

https://mp.weixin.qq.com/s/X6pCfx8S2ujxWFyyP8rTeQ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31 Dec, 05:12


一觉醒来,果不其然。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30 Dec, 19:56


突然发现一个很炸裂的事情......亚女在欧洲想 networking 压根不用 linkedin, dating app 可好使多了。把自己最 sexy and cute (aka迎合白人审美)的照片放在 dating app 上,收获了 2000 多 like 和各种 superswipe. 然后我发现对帅哥啥的不太感兴趣了(帅得惊天动地的人压根也不会用这 app),对年轻弟弟完全不感冒,柏林艺术家花花蝶蝶的也看得头疼,最近比较感兴趣一个男的是他的 business 履历,还是第一个觉得约个咖啡也不错的。然后一看年龄都64岁了。

很难不说自己要活成一种新型的亚女杀猪盘了.....
(还是解释一下本人只是 networking 没有其他想法......be like 你该不会觉得我千辛万苦飘扬过海来这是和你谈情说爱的吧!!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9 Dec, 09:02


落地德国第四天。昨天我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内容,说为什么在国内也挺好的出来后会这么难过。在所有回复里面,我最喜欢有一位读者说的一句,「独属润人的创痛感。」



1.

这两天我意识到一个事情,很多以前在我看来是爱好的东西,只是一种生存下去的必备技能。比如…我可能并没有这么喜欢做面包?

我非常喜欢吃面包,之前也说过喜欢黑黑硬硬的那种。但国内的面包更注重柔软和甜味,通常加入大量的糖、奶油、黄油、改良剂,使面包的口感更加松软细腻;德国面包更注重原料的天然和制作工艺,以全麦、黑麦等粗粮为主,还会加入种子、坚果或麦麸,强调原始谷物的风味。

在国内很难买到后者。在上海还有奥乐齐(也是德国超市),卖着物美价廉的德式面包;但其他地方可以称得上「欧包」的东西,都是卖得又贵又小还要排长长长队。

图片

我从2023年开始就不在上海长居了。没有奥乐齐,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旅居,我就开始选购烤箱、面粉、酵母,开始自己做欧包。

我以为我「爱上了」烘焙。但仔细想来,烘焙可真是一件无比琐碎麻烦的事情。需要温度、湿度和漫长的等待,一入冬,面包就发酵得奄奄一息。我再举个具体的例子吧,做欧包需要全麦高筋面粉,我最喜欢美国的「鲍勃红磨坊」和日本的「日清山茶花」这两款,蛋白质含量高,麦香浓郁。但前者变成了理财产品,一年时间从30一小包涨到100;后者要买只能买一大袋,25kg, 摆在那像一堆化肥。然后就开始买「分装」 —— 问题就来了,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山茶花分装假货,很多店还是真假混卖。即使你做了大量研究、比对、功课、辨别,买到真的还是全凭运气。而且往往你的运气会很差。

我只是想吃天然无添加的全麦面包,只是这么一个很日常、很简单的需求,就要被逼着去学烘焙,去买烤箱,花大量时间去选购原材料,忍受一次次买到假货受到欺骗之后的气馁……好大的劳动量啊!

我不是不喜欢做面包,只是,我「必须」要去做面包。当这个事情变成必须之后,你好像只能说服自己是喜欢做面包的。我来德国后第一次开始想,我「真的」喜欢做面包吗?在超市里1.2欧就能随随便便买到一个巨大的全麦谷物面包时,当我拥有了不做面包的自由时,我还喜欢做面包吗?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那些障碍一扫而空的时刻,我都觉得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幸福。

2.

「润」这个词是2021年兴起的。我在 wikipide 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润[a]、润学是源于中国大陆的网络用语和迷因,指研究逃离zg、移民到欧美澳新加这些发达国家的方法。“润”、“内卷”和“躺平”被认为是该国90后和00后青年职业发展的其中三种选择。」

Wikipide 的定义里,目的地是「欧美澳新加」,居然不包括这几年最受欢迎的日本,这点让我很惊讶。

更精准的定义来自于CDS:

「来自英语“run”的对应拼音读法,意为“逃跑”、“跑路”,在实际使用中指“逃离zg”。有关如何通过移民等手段“润”出国的知识和讨论则被称为“润学”。而在上海lockdown期间y民话题持续高涨,任何国家的y民路径都有人愿意尝试的情况,被称为“华润万家”。」

我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个词,也不把自己定义成「润人」。在我18岁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就是「30岁定居欧洲」,现在这个进度只是提前了两年而已。润圈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如果不是xxxx,谁会想要背井离乡?」也揭示着「润」是一种被迫逃离,是一种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

但我不是。我觉得自己在国内也是过得滋润的「中产」,也是拥有很多选择的人,并不是走投无路才要出来。知乎上流行着大量「搞互联网的年薪百万要不要润欧」的问题,底下回答都是「你去欧洲你糊涂啊」。人们普遍觉得做这个行业的,不是在美国就要是中国,来欧洲这种奄奄一息的地方只能充当纳税积极分子。但我真的觉得所有在回答这些问题的人,还是用统一的价值观在衡量一切,即赚钱、成功、功名利禄。但人总是还是有其他追求的吧?所以我不把这种行为定义成「逃离」,而是一种更主体性、更强有力的主动出击——「去到那边」。

很多人还会提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但对我来说:

欧洲外卖不方便 —— 拜托,我在国内就不点外卖。我极度厌恶这条产业链上的食品安全、劳工权益问题。我自己送过外卖,也在互联网公司设计过外卖背后的系统。可笑吧,既设计系统,又被系统困住,所以我更加厌恶。

欧洲网购不发达 —— 拜托,我真的好讨厌网购,讨厌网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一切都被赶到线上去的无奈。在国内我网购是因为线下经济已经被蚕食光了,没法在线下找到想要的商品。而且我物欲很低,我其实并不喜欢购物这个行为。

欧洲有治安问题 —— 呵呵,说的好像在国内做女人是人了一样。

欧洲有种族歧视 —— 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女的,我从小到大在自己土地上可是没少受过歧视。还缺这点种族歧视..….

欧洲食物难吃 —— 食物可太好了!!对我来说可是老鼠掉进米缸里了。

欧洲挣不到大钱 —— 在国内挣大钱好陪葬风光吗?

图片


3.

大西洋月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Go where you like, And then live there(去到你喜欢的地方,然后定居那里)。作者在成年生活中搬迁了11次,去了不同州和国家。文章里提到了一个词叫Topophilia(恋地情结),这是1974年地理学家段义孚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人类对特定地点或环境所产生的情感依恋。

「Topophilia是由topo与philia合成,前者指地,后者指偏好。恋地的本质是恋自我,当地方场所被赋予人的情感、价值后,人便与地“合一”。“合一”不是合在自然属性,而是合在人性。」

作者还用一个小例子解释了这个词。他有一位西雅图的朋友讨厌波士顿的雨,但不讨厌西雅图,他说:“只有西雅图的雨是美好的。” 这在社会学的意义上被叫做synesthetic tendency(联觉倾向) —— 「即特定的、普通的感官感知如何影响我们的记忆和情感。如新鲜出炉的馅饼香味、夜晚火车的汽笛声,或清爽的秋风触发了你对某个特定地方的深刻记忆,那你就是在经历这种联觉倾向。」

但是同样作为西雅图人,作者并不喜欢这个城市。他认为「恋地情节」与童年的老家无关。对他来说,「所有的联觉倾向都不会带我去西雅图,而是去巴塞罗那。」

由此可见,Topophilia(恋地情结)是一种非常私人化的、和一个地方的情感体验;当我搜索时我发现原来还有对应的一个词,叫Topophobia(恐地情节), 表示对某个特定地方场所的恐惧。

落地德国第四天,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对某一个地方的依恋,一种灵魂上回归故里的心安;而那些真正故土在身上留下的创伤,像被激发出了过敏源一样突然疯长。它们共同组成了我的 Topophilia 和 Topophobia.

生物书上说,蛇在成长过程中会蜕皮,蜕皮可以去除旧皮上的寄生虫或病菌,修复皮肤上的创伤。但和人类想象的不同,蜕皮从来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掉落,蛇要用嘴或头部摩擦坚硬的表面(如石头、树皮),通过身体主动扭动,撕开旧皮,才能逐步将旧皮脱下来。这个时候蛇的颜色会变得很黯淡。但蜕皮完成后,蛇的新皮肤会更加弹性光滑,颜色更加鲜艳。

大西洋月刊那篇文章的开头是,

If where you live isn' t truly your home, and you have the resources to make a change, it could do wonders for your happiness.

如果你所居住的地方并不是你真正的家,并且你有资源去改变现状,那么这种改变可能会带来幸福,奇迹般的幸福。

于是,我在柏林冬天里变成了一条小蛇。

2024.12.29
hayami 于德国

————



前序:

漫长的平安夜,抵达柏林|hayami’s blog

从上海到柏林|hayami's blog

在柏林安顿下来了

欧洲曾是我的心灵故乡,如今我终于肉身来到此地|hayami’s blog


Support :

Support on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hayami_kira

去爱发电上赞助:https://afdian.net/a/Hayami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8 Dec, 19:29


有个问题我始终没想明白。

怎么说呢,经历了过去这两年,其实我已经算精神很健康的那种人了 —— 没有过情绪上的问题,也没有吃精神上的药,不用褪黑素就能入眠,不喝酒不抽烟不熬夜,不和男的乱搞来取乐。规律锻炼,晚上十二点前入眠,第二天六七点自然醒,从来没设过闹钟。

真的,在上海生活能有这种精神状态很难得了吧,每个人都说我很健康。我感觉我精神最崩溃的时候,一是办签证很不顺想到一辈子待在国内就想死的时候,二是最近润出来觉得我以前过得都是什么苦日子的时候。

可是很奇怪。明明从客观上来说,我在国内的物质和精神状态都很好,不惭愧地说也领先大部分人了吧。为什么我润出来还是会想起很多痛苦然后迎来精神大崩溃呢……那我以前是在麻痹自己其实过得并不好吗?可是如果连我都过得不好,那些物质和精神状态不好的人是不是过得更不好(虽然也没法这么比较)……还是说其实大家在意的事情并不一样。

——

tele一直关闭了评论区,最近试试打开吧。请大家礼貌发言(特别是男的给我谨言慎行)。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8 Dec, 09:15


落地柏林第三天,精神状态一直不是很好。白天总是在哭,晚上总是在做噩梦。所以我要写,写下来,理清楚这些年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昨晚梦到在吃餐馆,但遇到了一个什么事情,然后和店家据理力争。梦里我在委屈、在愤怒、在狂吼。种姿态太熟悉了 —— 对于一个无法「忍气吞声」的人来说,在国内生活似乎总是要「歇斯底里」。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这么追求规则、公平、正义,也许我能生活得更开心。但我不知道是出生时哪个程序设定了错误,我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就决定了余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要时时刻刻拿起刀枪全副武装,迎接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梦里我好疲惫,一如我过去的生活。

1.

12月27日,落地第三天,第一次逛德国超市。

图片

我平时的饮食习惯是这样的:严格控糖、不食纯奶、戒精碳、不吃添加剂、有机、素食、偏爱未加工食品。喜欢 Quark、Linsen、鹰嘴豆、Müsli、全麦, 会用面包代替米饭面条等主食。但非常讨厌松松软软香香甜甜的,一定要吃无油无糖又黑又硬的那种(比如黑麦谷物面包、恰巴塔、碱水包)。

然后我发现我在国内花大量力气和精力买到上述的食物,在这里随随便便都能买到。在德国超市看到0.4欧的全麦面包躺在货架上,鼓起来的肚子散发着暖暖的麦香,突然有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我精神故乡这么久,现在终于肉身来到此地。

继续往前走,买到了南瓜籽、葵花籽、奇异籽和麦片的混合。我好惊喜!因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做「种子循环法」。这是一种自然疗法,通过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食用特定种子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

图片

买到这里我发现一个事情,德国超市的配料表是“不写就是没有”;而中国的配料表是“不写不写就不写你猜猜我藏在哪里”。我每次千寻百觅、认认真真看了配料表、仔仔细细阅读了商品说明,结果买回家吃的时候发现齁甜我都很生气很生气。我问店家为什么不在配料表标注糖(配料表只写了生牛乳85%)然后店家反问我,85%生牛乳剩下15%是啥?

是啥?是啥?是啥??我买酸奶是在猜谜语吗?

图片


2.

今天在沙发上躺着聊天,朋友说还是很好奇为什么要来德国。

我想了一下说,我在国内生活总是哪哪哪都不对劲 —— 哪里、哪里都被使绊子、哪里都不太对!!真的!我明明这么努力了!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怎么就这么不对劲?

我明明该拥有更好的生活。我一毕业就进如日中天的大厂,一路都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最迅猛的地方卷天卷地,然后跳槽时所有公司随便挑,25岁就全是七位数年薪的offer, 这在同龄人里毫无疑问是 top 的收入。

听着很爽文是不是?我还在业余时间搞创作,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确实也是带着玫瑰色滤镜的,做播客写博客拍视频,被品牌邀请去参加各种镁光灯下的活动,在旧法租界住着美丽老洋房,在小红书上做穿搭博主,在上海做光鲜亮丽的city girl, 已经过上了最好最好的生活了。

钱、话语权、爱,东亚女人缺的东西我都有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有天有网友发我一张照片,说这个是不是你。照片里是2022年4月,我在方舱里质问工作人员这么多老人、小孩、妇女,为什么无缘无故要连夜转运。我总是这样一个姿态,一个人站在漩涡中心、质问所有我认为不公平不合理的东西。站到如今去回顾才发现,和整个环境做对抗,这种感觉真的好辛苦。原来我过去外人看来如此坚强、勇敢、富有生命力的生活,其实是这么辛苦。

图片

3.

记得2022年有上海朋友润到德国,我问共友她过得怎样,共友说她经常在哭,想着自己以前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额…至于吗,矫不矫情」,我心里第一想法是这样的(正如很多人看到这篇 blog 也会觉得矫情一样。)

可是逛超市时,我在面包的麦香里转身那一刹又忍不住眼睛发酸。我在德国常常有想哭的冲动,正如昨晚睡前我又一个人在黑暗里默默流泪。

以前肉身在内、精神在外,原来是劳动量这么大的事情。现在灵肉终于合一了,可是被虐太久就是会在很多时刻飘出「我真的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活吗」的怀疑。

想到串上有人评论,「在中国只能做中国人,润出来了才能做个人。」我在德国重新做人了,每念至此,我又要哭。

4.

「蛮好的,下一步就是克服孤独和无聊了。」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这样评论。我感到很受冒犯,想说不要把你的生活经验强加于他人身上。我最近在买一辆公路自行车,准备开春从柏林骑行去波罗的海;我从国内带了全套露营装备,准备夏天去阿尔卑斯山徒步。

我很早就意识到,我讨厌无意义社交,不喜欢呼朋唤友,长期 solo trip 的经历早已让我搭建了一套成熟的自循环系统,让我在情绪和生活上都不用依赖他人。我喜欢的是,在社会中做真的有价值的事情,在大自然里感受回到母体中的平静喜悦,在极限运动中和恐惧与灵性共处。价值观、美学、健康饮食、每日运动、多元、包容、平等、自由,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

欧洲曾是我的心灵故乡,如今我终于肉身来到此地。

————

tele对图片的支持很差,图片放在 ig 了

https://www.instagram.com/p/DEHdbvrI2YD/?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MzRlODBiNWFlZA==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7 Dec, 18:35


在德国重新做人了,嗯。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7 Dec, 07:08


在柏林安顿下来了,吃到了惊为天人的中餐。平常中餐馆的茄子做法都是红烧或鱼香,最大的问题就是油。结果老板用锅包肉的方法做了茄子,完美解腻、脆软嫩滑。凉菜做得也一口惊艳,还有自己腌制酸菜做的豆腐汤,冬日咕噜噜喝下去能治愈一切!

我惊讶于这个餐厅怎么这么会做菜。它不是一个菜系,说是私房菜,里面包含鲁菜、江浙菜、内蒙菜、陕西菜,各种各种。才知道厨师就是来自于世界各地,有的厨师签证到期不想拿永居了,就回国了,但抚慰了无数人的食谱就这样留下来,继续用味觉滋养着每一位异乡人。

这位98年就来柏林留学的老板,在聊到自家餐厅时总带着无比自豪的语气,他说我们中国人呀,Essen ist gut, alles ist gut(吃得好,一切都好)。

中餐馆的电视上放着李子柒,储存室放着中国运来的花椒,锅里炖炖冒着热气,德语和中文在袅袅烟雾里混杂着。在场的七八个朋友都是来德国七八年的,讨论着永居和入籍,没有人想着回去。高中就来待了最久的那个女生说,柏林是最好的!

柏林拥有一切,茄子,中餐馆,小酒,无尽的自由。最后就是,在上海时住的房子窗外有好多大树(最后三张),柏林也有小树了!😆

https://mp.weixin.qq.com/s/pmEKbPWePXOpIKiTbEm53A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6 Dec, 09:03


在墙内发表有种做艺术行为的感觉

https://mp.weixin.qq.com/s/vqje4z28cEbrsVLo9SpdVQ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6 Dec, 08:58


落地柏林第一天。

来到理想之地的感觉,其实没有想象中这么兴奋和激动。走在 Spree 河边,冬日萧索,内心只有一种很平静很心安的感觉。圣诞节的柏林很安静,偶然散步到东德博物馆,才知道 larri 之前写的那个幽灵是什么——「从“自由”“平等”“博爱”中,柏林只选择了自由: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极端右派加极端左派,这个城市的上空正游荡着一个幽灵,幽灵的名字叫作“任何人都tmd不要管tmd的任何人”。」

图片

好像是上天冥冥之中的指引 —— 再没有一个博物馆,更适合经历了2022年上海4月和12月的人润德,要去的第一站了。这是二战后德国的占领与分区历史,也是东德(包括柏林人)失去自由的开始。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国家分裂、社会主义、秘密警察、言论审查、高度集权,东德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逃离政治压迫的苏联、去自由民主的西边。原来历史就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演同一种剧情。

图片:东德秘密警察的审讯室,在这个空间我差点 ptsd 发作

The freedom of dissent
异议的自由

一张照片上写着这样一个标题,简介「罗莎·卢森堡是东德统一社会党(SED)宣传中使用的最美丽的偶像,但也是最难以驾驭的一个。这位来自俄属波兰的犹太女性在1914年拒绝支持战争,这导致她与德国社会民主党(SPD)领导层发生冲突。随后,她与卡尔·李卜克内西共同创立了德国共产党(KPD),时间是1918年到1919年之交。两周后,她被志愿军士兵杀害。

她关于十月革命的写作中一句核心声明是:“自由永远是持不同意见者的自由。”这对统一社会党的意识形态家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在他们看来,持不同意见者应该被关进监狱。因此,当1988年1月17日反对派成员在横幅上写下卢森堡的这句话时,国家政权以逮捕作为回应。」

图片

我想起法兰克福骄傲游行上,有人举着中文牌子说「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下面是写有 mla 歌曲的彩虹牌子,

「祈求风和雨,
吹我到理想的远处,
故土没法跟随我意愿。」
—— 《你叫我译一首德国歌词》

图片

在一面墙上,画着涂鸦 Die DDR hat‘s nie Gegeben, 直译是“东德从未存在过”。今年也正好是柏林墙倒塌的35年周年,我后来去查了这句标语,发现柏林上个月举办了很多纪念活动。

「东德解体三十多年后,还剩下什么值得被铭记?哪些记忆应被保留?东德留下了哪些问题?哪些故事被讲述,哪些陈旧的刻板印象需要被打破?哪些声音需要被听见,哪些需要被重新发现,哪些可能被遗忘?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图片

新一代的东德人也像之前的几代人一样,努力思考如何记住东德,以及“东德人”身份意味着什么。因此,“东德”这个话题远未被讲述完毕。

我好羡慕柏林人,他们生活在如此厚重的历史之下,但去谈论历史和拥抱自由的姿态又如此轻盈。就像昨天我在公众号后台收到了一条消息,一位8月份从上海润到柏林的读者说自己永远对柏林的一切充满好奇,发现每个人的意见原来可以如此自由地表达出来,终于有一种和这个世界接轨同步的感觉。ta特别谢谢过去一年多坚持努力没有放弃的自己,「终于拿到了通往自由世界的钥匙。」

这一天正好是圣诞节。我走在街上散步,想道自由是什么呢,自由是空气。当你拥有的时候你毫无知觉、理所应当,只有失去了才发现一切的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窒息。

「自由太昂贵了。」

正在这么想的时候,手机上突然收到了一则短信,是 10086 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谨防网络诈骗的信息,还附上了各大大使馆的电话。我太厌烦这一切了,好像我生活在那里就无法逃脱被家长式管理当一个巨婴的宿命 —— 提醒个屁!关你屁事!tmd不要管我!受够了!

还好如今我已去往新世界,柏林墙倒塌了。

2024.12.26
hayami于柏林

————

ps:电报对图片的支持太差了,配图放 ig 了

https://www.instagram.com/p/DECNd0htSlK/?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MzRlODBiNWFlZA==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6 Dec, 04:15


选择独身,并且一直独身到41岁,会活成怎样?

今年夏天,一篇题目叫《我不再和男人谈恋爱,并且每天都为此感到庆幸》的日记在豆瓣上爆火。作者大王以第一视角描述了自己多年约会恋爱的经历。她在英国求学,后来去新加坡工作,现在在日本生活。和各种国家、年龄、工作的男生后,她「发自内心地不再能体会异性恋关系的乐趣了」,并且和 dating 市场上摸爬滚打的女性朋友拥有了一个共同感受:

“why do we do this to ourselves ?”

年轻女性对异性恋的失望有目共睹,但更成熟一些的女性其实已经不太在公共话语里谈论自己的经历了。作为一个41岁独身女性,「如果把这些年的约会、恋爱、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写出来,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意义。」

「鱼生皆假期」圣诞特辑超超超超超 special!!一定要听,我在飞机上呕心沥血剪出来的,到柏林后都没来得及洗澡画了三个小时插画封面😭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cn/podcast/%E9%B1%BC%E7%94%9F%E7%9A%86%E5%81%87%E6%9C%9F/id1555909745?i=1000681651052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veRIvsFclws8EGbcjwUpP?si=a610593ff62e425f

小宇宙: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6bed39ec69cf5c56ef65ce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5 Dec, 06:38


https://mp.weixin.qq.com/s/o4RJOq59U3Y8YqVbPIRSeg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4 Dec, 15:19


时隔五年回到北京,依旧是首都机场航站楼。想起以前认认真真地和这座城市做告别,煞有其事地写下《北京的70个瞬间》,作者简介是“今でも北京が好き”(事到如今还是很喜欢北京)。好年轻啊,那时的自己真的好年轻。七十个瞬间里,有双榆树上的紫藤罗,有踩着花瓣去上班的春天,有在西二旗通勤路上捡到的山楂果,有出差回来抬头看到夜空里明亮闪烁的冬季大三角,有参加世界滑板日时少女与热血的夏天……那个时候互联网还不流行骂北京,我一遍遍说我真的好喜欢北京,北京太好了。

是不是人在年轻的时候待在哪儿都快乐,连忧伤都如此轻盈可爱。我简直被那样的明亮刺痛了双眼。

如果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界限消失的时刻,就是你从小到大笃定的、相信的一切顷刻间化为乌有、突然哪哪不对劲、一种因为这里不是家突然长大的时刻,那对我来说就是2019年(不是2022)。

平安夜,已经熟悉机场、告别、离开、离开、再次离开。再看到T3航站楼上的这句话,这五年就像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环。

2024.12.24
北京首都机场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4 Dec, 10:50


临走前喜欢的阿姨给我践行。

阿姨是妈妈发小(兼远方表妹),身上流淌着滚烫的温州商人血液,是我们家族里拥有最传奇经历的一位女性。

阿姨从小看着我长大,初中以后就没怎么见面了。她见到我很惊讶,还说怎么黑了这么多,小时候可是以白出名。我说可能是在户外晒的吧。她真心地说黑了好看,她也黑了好多。

原来这趟她回国是家里突然有事,本来是计划去德国黑森林过冬。她长年生活在法国和西班牙,喜欢只拎着一个旅游包旅行。疫情那几年她就一个人开着车,从巴塞开到巴黎到比利时到荷兰,最后在苏黎世停了好久好久。路上无聊就找个酒吧和陌生人聊天,或者就背着登山包一个人去山上徒步。阿姨喜欢吃天然的食物,临走前还送了我一包亚麻籽。

我很难想象这么摩登的剧情,是发生在我小时候的邻居、一位和妈妈同岁的长辈身上。她成长于浙南小地方,家里爸爸养猪的,妈妈烧开水的,她是身负重担的长女。

阿姨早年在莫斯科做生意,赚了好多美金。某年中俄关系急剧变差,钱被内啥了,她一夜之间从富翁破产到负债累累。“我又一无所有了”,讲到这里的时候,阿姨脸上很平静。这种故事好像在温州商人身上时有发生,但他们总是有东山再起的勇气和决心,长大之后我才知道这是称为「韧性」的东西。后来辗转去了希腊,又去了墨西哥,最后到了欧洲生活。

阿姨并不是影视剧里大女人的剧本。一个小地方的女人,要赚钱,要养家,要下到血风腥雨的生意场,初中文凭,却要和各个国家的政府、老板、手下打交道,我都心生敬佩。还有最重要的,小地方容不下如此耀眼的女性,她在婚姻和家庭上都牺牲巨大,这块涉及隐私就不展开了。

在很年轻的时候,我对自己温州人这个 identify 不是很感冒。温州地处浙南,毗邻福建,宗族观念根深蒂固,也是我最厌恶的乡土文化之一。明清时代温州人就开始经商,走街串巷贩卖商品,再通过海上贸易将商品销往世界各地;80年代改开时,温州人更是抓住时代机遇、迅速扩大个体经济和家庭工业,“东方犹太人”这个称号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成年后看了项飙的《浙江村》,开始对从来不理解的生意人有了更深认识。这本书本是项飙在学生时代写的毕业田野论文。他常说自己的 identity 不是“牛津大学教授”,而是一个“卖火机的温州人”。比起后面的作品,我也更喜欢这本稚嫩的学生作品 —— 真正从个体经验出发、对一个地方的好奇和研究。

记忆最深刻的是,里面提到温州人和zf抗争的过程。印象有点模糊了,大概就是经常在铁拳威力下被拆被赶,以为再也见不到他们了,然后过段时间发现像候鸟一样,找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安定下来。一种野火烧不尽的生命力(但其实没这么浪漫,在生意场里摸爬滚打是异常艰苦的)。

从小到大,我成长的的环境里没有人不是经商的。大概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小孩,会天然带有一些特质 —— 懂得顺应时代火中取栗、不迷信权威、灵活应对变化、和恐惧与勇气共处、柔软而有韧性、以及任何时刻都拥有推倒一切重启人生的力量。长大后我知道了一个更精准的词,原来这就叫be water.

2024.12.24
平安夜于温州机场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3 Dec, 03:23


btw再补充一个有意思的点。我感觉我日常接触到的朋友基本都是设计师、写作者、博主、搞艺术的、搞互联网的、搞投资的、AI的、web3的…… 这些职业有个共性就是很“数字游民” —— 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几乎一切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然后好朋友创业是搞实体经济的,会对接到很多上游工厂和产业链。这次她送我一个超级好的帽子,我以为她在网上挑的,没想到是自己之前合作的品牌。说是设计和质量都不错,工厂干干净净的,员工福利也不错。

哇!有没有人懂,这个 moment 就会觉得她很酷!!!在这个购物决策被 xhs 占领的年代,有朋友是自己走过工厂挑的礼物,真是妙不可言。

可能也是这几年自己很关注生产链的问题,不管是食物还是生活用品。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只是做出【购买】这个末端行为,但我对一个商品是怎么设计、生产出来,这里面对环境的损耗、对员工和动物福祉的保护等问题,都还是蛮感兴趣的。

感觉对「购买物品」这件事有了更多觉知,继而产生情感连接,关系也好了很多。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3 Dec, 03:00


感觉自己还是有点温州人的血脉在身上的,聊聊自己买户外装备的过程。

这几年四处跑来跑去,一路掉装备掉得差不多了。于是临走之前又重新买,准备开春去阿尔卑斯山徒步。正好爸妈最近也迷上露营,还要给他们买购置各种装备。

然后一看价格,不得了。这几年因为户外被某书炒得很热,同款装备已经比前年买的时候翻了两三翻。气死!一点都不想当这波资本热潮下的韭菜,be like 我也是小红书博主我怎么可以被他们收割!

于是灵机一动,想到今年夏天跑了一些户外展商,也遇到了很好的一些国产品牌。线下和线上不太一样,能亲自坐到露营椅,摸到帐篷材质,看到天幕大小,感受到蛋巢垫厚度,灯具亮度、炉头火力、锅碗瓢盆、走线、做工、用料,全都一览无余,就很能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了。而这些展商往往不善于网络营销,只是好好做工艺,所以牌子也不太出名,有的甚至是大牌代工厂。我之前买过大牌同款,所以对于质量差距也心里有数。

然后回来之后,就按照之前记下的工厂开始买货,买着买着开始和店主聊天(这些店主往往自己也是玩户外的老驴)。发现他们大部分不懂营销,所以在小红书上几乎见不到踪影。国内现在做户外的很多,营销更是气势汹汹,不做营销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于是他们基本做的都是出口生意,国内也可以拿货。这些货的特点是:

1. 出口海外,质量安全上会更好(因为国外户外生态比较成熟,对于这方面蛮看重的);

2. 价格便宜,是出口的1/4差不多(毕竟国外要算上汇率和国际运费;再加上国内不做营销,会省下一大笔钱)。

这些是成熟的工厂店了,还有些非常 nerd 属性的个人小作坊。前几年接触到一个工作室,老板以前是舞台搭建师,十几年前开始搞户外,觉得国产太烂进口又太贵,于是辞去工作自己干。不光有设计美学,还把技术做到了极致(轻量化 + 功能性)。他常常会自己做实验研究各种指标,然后一次次打版,最后才向市场推出成品。看他做产品的过程是一种享受,简直可以称得上匠人精神。

(当然这有个弊端,就是小作坊做出创新太容易被大牌抄,申请专利打官司也没用。另外就是这么慢工细活产量太小,很难批量化生产。我当时就和他讲你不做海外市场吗,感觉这种工艺美学一样的装备老外应该很喜欢。他就说生产不了这么多。毕竟按他现在的产量,国内懂的老驴也是要蹲上个把月一抢而空。)

总之,我觉得这个产业链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我自己购买的思路就是,绝对不按照小红书上推荐的、营销的、追捧的来买。在 小红书之外,才是一片更有趣、更生机勃勃的星辰大海。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8 Dec, 13:56


自此辞职后,这两年和家里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

这次回家爸妈来接我,爸爸每天晚上躲在厨房里研发菜品给我吃。第一天是鱼丸汤、时蔬、清蒸黄鱼和油焖大虾;我说蔬菜太少了,第二天马上换了三个蔬菜一个汤一道海鲜。

爸妈双双有洁癖,家里上上下下每天每个角落被爸爸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一进房间,被子枕头都是香喷喷的,有洗衣粉和太阳的味道。家里有所有我从小到大的书、信和衣服。昨天打开衣柜,看到里面挂着我小时候的布娃娃和毛绒玩偶。上次回家的时候被我丢得四处都是(我会拿它们当靠垫啥的一顿蹂躏),这次回家它们全都乖乖躺在衣柜里,身上散发着干净的皂香。

大概是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个念头在心里浮出来,就是自己其实「被爸妈养得很好」。父母恩爱,性格互补,从小到大也没受到什么原生家庭的伤害。虽然青春期把太阳金牛的顽固发挥到极致,天生叛逆,作天作地;但现在看来,父母也给了足够的宽容度和自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我看起来没受过什么规训 —— 我就是按照野生的样子肆意生长起来的。在东亚,「自由」是一个家庭能给到的最大奢侈物。

就这么野野地长大,长出了很强的主体性,有想法,有韧性,有毫不在乎他人目光的自信。然后叛逆到 coming of age 了,突然有种成长已接近尾声的感觉。开始关心父母的健康,开始在网上给家里买这买那,吃到好吃的当地水果会想着给家里寄一份,出门旅游也会惦记着买点什么带回家。其实父母没变,他们只是老了;而我青春期向满世界挥起嚯嚯的钢叉,也在这几年里悄声落下。那匹在体内永远躁动、不安、跃跃欲逃的猹,终于变小、变小,然后化为一滩水汽升上满月之空,消失不见了。

我对这样的成长感到一些宽慰,又隐隐地有些担忧。之前听一个朋友说,她观察到很多女生所谓“大龄”出国,都是家庭关系比较淡薄的那种。而这几年我和家庭和解的越多,父母的眼波流转就越成了心头无法平静下来的一片涟漪。父母越老,牵挂越多,而欧洲太冷太远,我怎么还有抛下一切远走高飞的勇气呢?

妈妈爱笑、爱海、爱太阳暖暖出来的冬日;爸爸爱花花草草,爱厨房、爱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日本人常说羁绊羁绊,我总在家里各个角落嗅到好闻的皂香,可能就是此生最大的羁绊。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8 Dec, 03:44


给朋友买了伴手礼,在相册里挑了些合照打印出来,然后开始手写信。忽然发现友情和爱情一样,哪有一开始就说彼此是最好朋友什么的海誓山盟。都是不知不觉一起走过了很多时光,然后站在某个节点去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些共同经历的生活细节已经赋予了老友不可替代的意义。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时光,我在背面认认真真写上日期和纪事:

谢谢你和我一起办展
谢谢你封城时帮我买菜
谢谢你帮我挑的房子,我在这里度过了上海最快乐的时光
谢谢你和我散步,吃面包、天府面庄和红猪卤肉饭

……

信的最后一句写,「谢谢你,成为我的 Past Lives. 」

写完忍不住潸然泪下。今年我回顾自己年轻时谈过的恋爱,在男人身上花费的精力,都只有纯纯浪费时间的烦躁感。原来我的过往人生从来都不是爱情,那些躺在相册里甜蜜的合照在时过境迁后都变成了一座座墓碑,成为年轻的殉葬品。而那些共同经历了很多的朋友,才是我不管几岁、去哪,都会带着笑和泪去回顾的存在。是我记忆里闪闪发光的柔软。

谢谢你,我的过往人生。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5 Dec, 00:31


看到朋友吐槽巴厘岛的帖子,再次感慨旅行/旅居真的是个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遇到的食物、天气、住处、人都太不一样了,会造成截然不同的体验。

我就是超级喜欢巴厘岛……可能是东南亚我最爱
的地方了(我不喜欢 social 和 party, canggu是我讨厌的浮华喧嚣。但乌布是我精神老家之一❤️)。虽然清迈也有很多自然景观,但那是安静优美的;巴厘岛完全不一样,巴厘岛是野性和狂放的。

如果对巴厘岛旅行有什么建议,就是千万别看小红书。特别是 Yoga Barn 的课程。有很多人带着预设去,就很难不会产生心理暗示,可能就会体验不到很多东西。

我之前是小红书没什么帖子去贡献帖子的那种😂 当时真的就是顺着冥冥之中的指引,有了无数科学无法解释的奇遇。我以前可不信玄学,就是从那之后开始很信的。

啊对了~巴厘岛确实是户外人狂喜。hiking 潜水和冲浪都很棒,我一个不会游泳的人都学会冲浪了。

至于说巴厘岛蚊虫多的问题,我因为习惯了和小动物相处,也接触过一些动保相关的东西,所以壁虎趴在房间上也不会被吓到。之前生日的时候去拜寺庙圣水,换衣服的时候蚂蚁爬满了全身,这个确实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

对我来说,巴厘岛真的很灵很灵很灵。但有的地方就是需要缘分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行体验(比如我在清迈住了三个月就觉得挺中规中矩的,老夫老妻过日子的感觉,平淡无奇;但巴厘岛就像和一个妖媚鬼惑的蛇精恋爱,很离奇。

(ps:还讨厌清迈的一个原因就是讨厌的国人太多了,特别是那些搞 web3 的某些sb(没有说全部人,别破防。)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4 Dec, 15:58


在京都小住|给爱醋的大家推荐一家百年老店【孝太郎】

在京都小住,遇到了180年历史的醋醋老店,爱醋人士真的开心上天了。今天试了二十几种醋,味蕾一整天都在蹦蹦跳跳起舞。

这家老店不用任何化学添加剂,采用新鲜食材发酵,也有很多季节限定。比如春季会搭配野菜(如竹笋/山菜)或樱花主题的醋,突出清新和轻盈的风味;夏季水果主题,加入橘子、青梅、柚子等进行调制,清凉消暑;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会研发和南瓜、茄子炖煮搭配的醋;冬天有热饮的苹果醋,以及搭配火锅调味的醋,突出温暖和滋养。

我最后买了柚子醋、三杯醋、美醋和辣醋。最后一瓶非常惊艳!是我最爱的酸酸辣辣的味道。但因为辣椒是一起腌制的,所以酸味和辣味完美融合在一起,口感太顺滑了。本来要买六七瓶,店员都惊了说难道中国人都这么爱吃醋吗,我说我很爱!她问我不会很重吗,我说因为很喜欢,所以也不觉得重了呢。然后走的时候和他们道谢说,

この世でこんな店があって本当に良かった!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店实在是太好了!

霓虹金真的很擅长把一个细细的领域拎出来做,还是做180年。谢谢你!我的醋匠人!!

2024.12.13
于京都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1 Dec, 00:59


晚上在客厅和同龄室友聊天,说你们德国人最近是不是很多往外跑啊。他就抱怨了很多能源危机、政治右倾、高税、高生活成本、高价房租的问题,包括这两年支持艺术家的 funding 预算都在大幅减少。

我就说那你会考虑搬到别的国家去吗?他马上摇头说不会,东京只是来体验的。他说我生在一个自由的国家,可以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再不济也有社会福利做后盾,他不知道还要去哪个国家才会拥有这些。当然还有朋友啊,家人,他所爱的一切。他说回柏林要做这做那的时候,是眼睛闪闪、充满希望的。

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同龄人身上看到这种对未来的自信,跟你们欧洲人拼了aaaaaa

——

和德国室友算了一笔帐,他在东京生活有多少钱来自父母,多少奖学金,多少是辛辛苦苦 burn out 工作攒下来的储蓄。最后算出来他一天在东京的生活费是5000日元(约等于250人民币)。

和欧洲大部分青年人一样,他过着不算宽裕紧巴巴的日子。没打算找个班儿上,倒是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就说那你明年回柏林,申请失业补助金的话有多钱。按我老中人的思维就是反正有社会福利托着,混吃混喝也能过下去。我一搜xhs德国失业金,也都是【辞职躺平还有钱拿】【领救助金是不是比工作强】。

没想到室友皱着眉头报了个数,然后说他觉得自己没必要拿这个钱。他会靠教吉他养活自己,同时乐队tour 有收入,然后接一些商演,努力去申请艺术家funding,这些钱就能养他最想做的实验音乐。他说自己会创造尽量多的收入渠道,“你知道的,柏林艺术家都很穷。”

「aber sexy.」我接着说。

他哈哈大笑说你怎么知道,我说很有名啦 —— 柏林,如此贫穷却如此性感。

但我真正受到冲击的是,原来一个社会福利国家是这样的。在没有的时候我们如狼似虎,但真正拥有的人如此气定神闲。对他们来说,福利不是拿来混吃等死的,这似乎从来不会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社会福利制度只是一抹底色,与生俱来的、永远在那的,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人生中真正想做的事情。

好羡慕这份底色啊!!😭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0 Dec, 09:50


暮秋的代代木公园,是一个让人感慨活着真好的幸福之地。

中午和友人见完面,聊了将近四个小时。想起之前有句话说,好朋友是 deep talk + 共同经历。对我这种经常在赛博空间讲话的人来说,遇到人,产生深度对话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最珍贵的是「共同经历」。人之所以会认识,成为朋友,然后发展成好朋友,一定有一些契机和缘分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友情其实也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对我来说,2022年4月和2023年11月,是人生中可以称为齿轮缓缓启动的命运转折点。而友人在这两个时间点里,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我和友人当然有分歧。他是一个讲究科学的人,会用现实逻辑来分析某些处境的利弊;而我一见面就是“你知道吗我算了周易和ACG占星盘没想到木星线穿过了 xx 感觉能量场很高诶!!”(ACG是一个将个人出生时间、地点结合行星轨迹,用于在地球范围内寻找适合居住、工作、旅行和留学的占星学。)他听了之后哭笑不得。在聊到发生在我们朋友中的 metoo 事件,我也不赞成某些他对女权主义的理解和实践(当然他对我也有同感哈哈)。但人和人的处境太不一样了,我不希望在心中举着一卷标尺去要求所有人。

我时常在想对话的意义是什么。在如今越来越割裂的世界里,守好自己的一寸方土各自为营,可能就是最安全的方式。但在和友人的对话里,时常感到一种放松的安全感。是你知道即使会有各种分歧和异见,也并不需要努力说服彼此争个输赢。你们保持敞开和包容的底色,像海、像浪花、像大水快要冲上石头时轻轻一跃的灵动 —— 也许这也是一种 be water. 近年来目睹越来越多所谓「同温层」的破裂,愈发对群体和某个想象中的共同体感到厌倦。所以一直喜欢一对一的深度交流,看见彼此的处境,允许沟壑在友情的大海里纵横,而不是以「同温层」为名要求对方做到什么。

也会感到由衷的敬佩。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存在,还在带着很多赤诚做一些事情,就对这个糟透了的世界多了一些信心。我没法像野鬼一样在人间四处飘荡,倚仗「去一个远方」这种抽象指令来完成娜拉一次次的出走。但从友人身上,还是积攒了驰骋四方的微小勇气。

在他离开上海的时候,我们一起录了一期播客,标题叫《年轻人,要敢于去有活力的城市生活》。这是化用了他曾经提出的口号「年轻人要敢于去相信」。那下面有人评论说,

「最初看标题,以为有活力的城市就是指那种大城市,还有热闹的城市。但是听到最后才知道,原来节目中所探讨的有活力的城市其实是在这里什么样的人都能够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论贫富、性别,而不是都被迫在同样一种节奏中不断地奔跑、疲惫。有所触动,感谢分享。」

我们都觉得上海正在急剧失去活力,有种精致笼罩下的深深疲惫。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事情,也许还有信用崩塌,千禧一代对于从小被承诺一个「地球村」、长大后发现大梦一场感到茫然。但他也确实用实际行动鼓励了很多青年人。在暮秋的代代木公园边,我们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关系,东京街道上银杏开得正烂,京都是红叶季,而富士山迎来了有记载以来最晚的雪线。我突然想起上海的午夜一点,我们一群人倒在永福路的沙发上讨论「何为良好生活。」 这样的日子过去很久很久了,但却在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带着在上海留下的问题意识,带着一起创造的公共生活印记,我们继续前行。

诚心祝福他,祝福他在东京过得好。

(ps:小李老师的 YouTube 频道是【世界苦茶】,大家多多支持创作者!https://youtube.com/@flipradio_fearnation?si=Iq3fTicqWJEWta_9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4 Dec, 14:35


今天在 ig 上收到朋友消息,说还在东京吗,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开玩笑说怎么,要加入我和东京的热恋期吗。

突然想起前几天想到一个问题,我对朋友最看重的品质是什么,答案之一是「开阔」。我和这位友人原来在世界两个角落,隔着时差和空间,是完全不交集的人生。去年意外地在香港 mla 演唱会上见到面,今年又意外地在东京见面。虽然没有什么共同经历,但隔着互联网也没啥隐私,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原生家庭,搞什么乱七八糟的恋爱,基本也都晓得。

很神奇,总是会和人产生生活在别处、最后在第三国相遇的事情。

我知道有些人的交友方式,是只和那种认识很久的朋友(像高中大学同学什么的)玩得好、很难和刚认识的人掏心掏肺。但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地理坐标上的频繁移动造成很难有那种很长期的朋友,如果不在旅途中保持开阔的心态很容易陷入自闭。这个世界上呢,有人喜欢熟悉感,也有人热爱冒险,恰好我是后者。

想起两年前友邻(cr:高山滑雪运动员)的一段微博:

「我一路往外走的人生,就是在不断丢弃自己过往的人生。我没法还和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甚至高中同学保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背景,我们只能同行一小小段,如果我不独自走上另外一条路,我就没法到达今天的我能站到的地方……」

她14岁去省会读高中,18岁去香港读大学,22岁去美国读master —

「无一不是对即将展开的人生画卷充满了想象和期待。我那时候其实还没意识到,人一路往外走意味着什么......其实意味着自己从未经历过、甚至不会习惯扎根在一个地方的生活。从来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回去”的地方。也没有哪个地方真的能回得去。你就是很大概率没法拥有一种确定的人生,你就是要习惯所有人都是来来走走,聚聚散散,和人好不容易建立珍贵的连接,然后又失去。」

在我又翻出这条微博的时候,我思考自己到了什么阶段。好像频繁的流动已经让我在内心搭建出了一套完整的「自循环系统」,情绪变化、身体抱恙、意外事故、人际关系,都会在这个自循环里一点点消化掉。当自己变成了一座小山的时候,关系就会变成水,任由水流动来去,都不过是缘分两字。于是我发现了,只有在自己玩得开心的时候,只有精神状态平静祥和的时候,心才会变成一座街心公园,向同温层的邻居保持开放,来去自如。

东京刚刚地震了,在一个人文论坛上听日本政治学教授讲民煮,在场大家都很自若。震感引起了一阵轻微的眩晕,伴随着好几天没睡好觉的困意,我准备提前撤离。在摇摇晃晃电车上看到琼瑶去世的遗书,下了吉祥寺地铁看到烤红薯车在唱歌。想起朋友到底是种怎样的生物呢,突然更加懂得了那句歌词 ——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所谓「朋友」大概就是如此,让我们策马扬鞭享尽人世繁华。

2024.12.4
于东京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1 Dec, 15:56


东京约会时间!!💓💓

昨天在吉祥寺被银发奶奶请喝咖啡,今天去东京艺术书展的路上,又在白澄町被当地人投喂红豆年糕、糍粑和乌冬面。在东京完美融入当地了,现在是东京 city girl!!🗼#越在地越美丽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30 Nov, 16:37


和东京的热恋期!💓💓

白天在外面跑了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包都没放下就直接上楼去了朋友房间。给她带了自由之丘买的豚馒,还有吉祥寺买的脆柿子,像个旅行青蛙一样笑眯眯地分享着食物。房间里开了暖气,一进来就全身上下都暖和了。然后我趴在地上打开电脑,她在书桌前开始画画。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我balabala说今天去吉祥寺的户外二手店,简直像老鼠掉进了米缸里!给自己淘了 Gregory 的登山包,买了心心念念的 Montbell 800, 甚至还在路上随机采访了「一番住みたい町はどこですか」(你最想居住的街道在哪里?)

曾经有部日剧叫《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因为这条街道连续多年蝉联日本「最想住的街道」第一名。但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东京人已经不想住这了 —— 人太多、吵、房租太贵,大概也是一种士绅化吧。采访者上至70多岁的银发一族老奶奶,也有4岁还没上小学的小女孩。小女孩讲了一个我完全不知道的地名,我问旁边的妈妈那是哪里,妈妈笑着说是童话故事里的地名。小女孩喜欢贴着人,奶声奶气讲日语,眼睛闪闪发亮的,真是心都软了。

左拐右拐去了吉祥寺街道的市集,一个老奶奶还请我喝了咖啡,几个人坐在椅子上东拉西扯,在这一刻钟内我仿佛也成为了吉祥寺的居民。逛完二手店已是黄昏,在弥漫着面包香气的街道上散步到井之头恩赐公园。然后在网上搜索,才发现误打误撞走过了吉祥寺最精华的一段路。人少,店却很有多狠意思,但网上攻略几乎都绕开了这里(果然不能信攻略啊)。

因为手头的工作不怎么需要动脑,就和朋友说说笑笑的。白天在陌生的城市探索,晚上回到熟悉的朋友旁边唠嗑,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旅行吗?合上电脑下楼时,我感觉在东京的每一秒都是幸福的具象化。

2024.11.30
于东京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5 Nov, 02:48


我真的有那种什么【医院恐惧症】,每次去复诊随访都拖延得要死,生怕结节又长大啦,肿瘤又复发啦,各种 ptsd .今天又去了胸外科我一个随访两三年的医生那边,他是那种特别有“人味儿”的医生,脾气好,耐心,会用来访者听得懂的话来沟通。wx上也会讲过年好什么的。因为随访了两三年,我进去他也认出我了,很熟练地开了两张检察单。

过程可能一分钟都没有。中间还进来一在个美国生活的上海爷叔。美国那边建议甲状腺动手术,他回国大概是想看看上海医生怎么讲。我们还在看诊这短短一分钟里,简单聊了一下为什么国内医生的治疗方案普遍会更激进一些。他还祝贺了我接下来新的人生旅程,听起来像老朋友的感觉。

很奇怪,和上海这座城市很多很多的关系中,有一种关系叫做「医患关系」。它听起来有医闹、消毒水、白色大褂的味道,但对我来说,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

我的妇科随访在国妇婴,那边有个很温柔的女医生,动作轻柔态度温和,像妈妈单位里那种特别心善的阿姨一样;我的外科随访在瑞金,李医生长着一张国字脸,线上沟通病情会用“啦”这种语气词,朋友圈签名上写着 Highest Duty. 报看着报告上结节长大我很焦虑的时候,他会说没事的不用担心。语气随和而郑重,让人有种安心的感觉;我的牙科医生在九院,这是我在上海跑得最多的医院。牙科医生非常年轻,wx昵称却文绉绉写着Dr Liu. 每次夏天我运动完穿着 bra + leggings 出现在诊室,她都会像第一次看到一样说“xxx你怎么穿成这样”,像那种一板一眼的学姐。最近她休产假了,我才知道也许她刚结婚。每次离开上海时我都走得潇潇洒洒无牵无挂,只是要去趟九院和她约好,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复诊。她每次都会说“你怎么又跑了”“这回又要去哪里”,后面也见怪不怪了。刘医生和我之间,通过这场旷日持久的正畸治疗,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像是风筝和线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几年在上海跑了很多很多医院。我所恐惧的不是面对医生这件事,他们都很好,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医疗系统一台冰冷的机器。有时候我只是不敢面对自身的顽疾。那和这些关系做个短暂的告别啦,医者仁心,谢谢他们,祝他们平安、健康、喜乐。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3 Nov, 03:13


作为一个创作者,看完《好东西》最令人心碎的一幕是,宋佳在育音堂看完 live 后走在路上,穿过街头几个年轻人在唱《明天会更好》。

lockdown无法令人忘却的城市创伤,以这样一种隐秘而克制的方式融入了这部电影。没有哪个在上海经历过2022年的人,不会想起五月初夏解封前延庆路上响起过的歌。而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比今天、此时、此刻更适合它 —— 一种对离开本土去叙事的分离焦虑。能在上海去讲述上海的故事,能在电影里去捍卫另一种(不被允许的)集体记忆,能在本土不失语地找到一些创作空间,怎么说呢,实在是太令人羡慕了。

2023.11.22
上海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3 Nov, 03:03


在某一个很重要的时刻,和人生中重要的朋友一一做了告别。我喜欢这样庄重而私密的方式。

然后心里突然又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在过去对我来说很重要的朋友。是不是可以再见一面、坐下来好好聊聊?是不是有的东西可以放下了?有的心事可以解开了?我一边翻她的朋友圈,一边想捕捉一些对方最近的生活状态,心里涌出了一些柔软。但很猝不及防地在某一刻突然又被击溃了。不是小女生的年纪了,我可以包容好朋友所有的缺点、不足、瑕疵,但对于「女性友谊受到男人破坏」这件事情还是无法释怀。几乎成了一种「底线」的存在。

然后告诉自己没关系,不原谅也没关系,不告别也没关系。也许有些关系是需要再放一放的,也有的放着放着就没了, just let it be, be like water.

2024.11.23
上海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0 Nov, 02:04


三人的好友群,很久没有讲话了。昨晚不知道聊到什么,我随手发了张和小猫的合照。然后A也发了猫,我惊呼你的娃怎么这么大了!B也发了猫,我说你怎么也有猫了!

突然想到去年一起在清迈旅行的时候,A严肃地问我是不是也不会结婚。然后我回头发了条微博,说小时候女性友谊能给予彼此最有份量的承诺,是「长大后我给你做伴娘」;但长大后却变成了「谁结婚谁是狗」。

很高兴我们长大了!洗去了这些毒,挣脱了固定框架,拥有了选择自己人生(性向、不婚、无孩)的自由。而且从爱情的性缘关系里解放出来,开始相信友情这种长久绵密的亲密关系,也能让我们拥有爱与被爱的力量。

总是看到有人吐槽说网上全是不婚不育,现实里大家却都在结婚生子。所以能在现实里拥有这样的朋友真是一种幸运啊。欢迎加入,无孩爱猫女联盟!🐱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7 Nov, 00:54


真的蛮奇怪的,我看同一场 mla 演唱会,内地和香港两边的评价完全不同。

内地这里,要说微博上可能也只是吐吐槽,骂骂林鹏,然后在安可唱了喜欢歌的时候该感动还是感动;小红书上简直是有点过分了,大部分吐槽帖骂得很脏。早上还看到有个热帖先骂观众好骗,氛围像宗教现场,谁夸谁sb;然后骂乐队直接上升高度讲政治立场,说“活该被禁”。帖子点赞数很高,一堆人附和。我都觉得这种人该脱粉不是19年就脱了吗,你还等到五年后淋个雨才幡然醒悟呢?

后来去看串上的香港人发言,虽然也会吐槽「落雨真係好辛苦」,但最后落脚点嘱咐其他观众注意安全;虽然也会「掛住九展」,但最后接受了所有意外情况let it be. 也会有很多快乐的声音:

果然落雨聽mla係最有感覺!!
真係冇諗過佢哋會唱九龍公園游泳池 今日真係聽咗超多自己好鍾意嘅歌!!!
有風 有海 有天空 有音樂 I’ve got everything I need in my life
希望以後嘅每一年香港都依然有my little airport

我很能理解内地歌迷过去香港,需要花更多时间金钱成本,所以更多吐槽也能理解(该骂就骂不惯着)。但一场演唱会肯定是有好有坏的部分吧,如果在简中互联网上目之所及的大部分都是恶评,而且骂得越脏点赞越高,我只会(再次)感受到此地充满恶意和戾气。

————

微博上评论很好笑:

聽著mla跟爹撒嬌的到底是什麼成分我很好奇//@布列塔尼扇贝明珠:罵辦得爛想退錢都能理解,罵活該被ban的只能說你這輩子真的有了。老鐘人對待自己討厭的事物原來就是跟大爹撒嬌說你快幫我打他們啊,有這精力但凡去跟主辦方掰扯或者使用正常渠道進行演出意見反饋呢,說不定還真給你們退了,就算沒退也能給你們道歉或者做出補償措施給你們提供足夠的情緒價值,爹能給你啥?皇上是天子天子反正不會有錯是吧/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6 Nov, 14:13


#今晚好大风

下辈子好想活成林鹏。自己发唱片自己写词自己办演唱会自己出周边,完全不用看老板脸色;谈过超级大美女就算了,分手后还能请她拍专辑封面;20周年在户外淋雨,唱到《再杀一个人》时随机晕倒一个歌迷;周边随便画画高价卖出去,顺便好心提醒大家最近的ATM机在哪里。

赚够钱跑路去英国,就让你们在 ig 看我一生转变,在 ig 看我黑心赚大钱。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3 Nov, 14:36


作为一个民宿爱好者,住到喜欢的民宿真是很想安利给全世界。

去桂北自驾时,无意间开到了罗城崖宜村。这里是仫佬族的古村落,但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子。本来觉得啥也没看到很失望要走了,然后在村口问一个村民,哪里有比较好玩的,她指了指村口,说那里有老房子,就这么来到了三尖堂民宿。

整个民宿都是以前的老房子改造的,床上面架着一个很精美的大木架,是以前仫佬族用来供奉祖先的神坛。房子外观做了刷漆处理,但窗檐下特地有一些区域留着,露出了仫佬族原来传统建筑的花纹。

这种设计我之前在马来西亚也见到过一次。槟城的乔治市有很多百年古迹,古建筑修复师把很多历史建筑改成了精品酒店。但会特地在建筑墙壁上保留一些原有的纹路,给有心留意的客人传递古老的讯息。

一直觉得改造老房子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从房子的角度说,房子会因为没人住渐渐坏掉;从游客角度讲,住在老建筑里也更深入体验当地文化。比如我这次在广西自驾走的是少数民族人文路线,很想在这里体验当地风情。但现代化进程太快了,所有传统的东西渐渐消失,很难再觅到踪影。住进一个好的民宿,就是一个了解文化的窗口。

三尖堂晚餐提供的畚箕饭是仫佬族传统饮食。早餐是管家三姐家自己种的红薯和土鸡蛋,香糯清香。房间的名字叫「老庚」、「依饭」、「走坡」,都是以仫佬族传统节日命名的。更令人惊喜的是,隔壁甚至还专门建了个小小的仫佬族博物馆。里面收集了仫佬人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感觉即使只在这里住一天,游客也可以更好了解仫佬族。

这个老房子改造可以说是教科书水平。因为房间里面干净现代,智能马桶、浴缸、音响都不落;但在很多小细节之处保留了原来老房子的古迹。就是既能体验到现代化的便利和整洁,也能感受少数民族古建筑的传统风情。据说设计团队之前在巴马改造了一个古村,弄得很不错,然后被政府邀请过去改造这个老房子,做民宿来带动旅游业。

民宿有时候不过是住的地方,也是人和人连接的契机,是在地文化的载体。Airbnb离开后,很希望国内多一些这样的民宿,给旅行者提供深入体验当地的窗口。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1 Nov, 03:12


感觉频繁的地理移动已经让我练出快速适应环境的本能。比如昨天还脱个精光(夸张手法)在漓江里冬泳,骑着电动车去岩壁上搭吊帐,在田野里遇到张牙舞爪的毒蛇,像颗小树一样贪婪地吸着阳朔的阳光;今天已经穿梭于上海人潮涌动的地铁,在阴阴冷冷的天气里看了两部电影马拉松,被邀请去美术馆看奥地利艺术家的展览,和愚园路上新开的环保主题酒店合作,然后准时出现在清晨 6 点钟的中山公园和早起人一起 hiit. 虽然一直在吐槽上海变得越来越无聊,但路过街上两步一个全家,三步一个罗森的时候,我觉得又被都市生活好好接住了。

有时候觉得自己身体里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山林里的小野人,一个是城市里的都市丽人。我喜欢大自然生机勃勃的野蛮,也喜欢城市里井然有序的安排。这两者不是互斥的,而是像森林冰火人一样在我体内开启一个个人生副本的游戏。

落地虹桥机场时,四处张灯结彩贴着进博会的广告,一行小字在左上方写着,「新时代,共享未来。」Shanghaiqiutian在 2019 年发布了一张专辑,用的就是进博会这句标语。我总会想起之前有人问王毅上海秋天是什么味道,他说也许是三得利。疫情后他回欧洲了,最近又回来了,10月底似乎在育音堂做了一场演出,只是不再是凯旋路。我总会想起那个躁动迷幻的小土堂,扭动着身体一遍遍哼唱着,新时代,共享未来,新时代,共享未来。像是一句咒语什么的 —— 激情、信念、荷尔蒙、崭新的时代,就是现在。

从机场出发, 出租车驶向越来越熟悉的街道。路过每一家餐厅我都想起一些食物,酒糟蛏子很鲜美,葱油拌面香极了,食完醉鸡脑袋里一秒钟的晕眩,餐后利口酒在口腔里炸开的烟花。吃过的菜、约过的会、爱过的人都变成了一帧帧电影,在小小车窗里不断后退。城市就像一座晶莹剔透的容器,精心装载着回忆,然后在等我回来时毫无征兆地全部裸露出来。那时的我不会想到现在会过上一种怎样的生活。候机时打开了马克吐温的《神秘的陌生人》,一路穿越金灿灿的云端。上海冬天天黑得好早,终于在太阳下山的困意席卷而来前读完了。这是他晚年创作的一部作品,描述了撒旦来到一座小村庄的奇遇 ——

「就拿哥伦布来说吧,他儿时的第一个动作所决定的一生由一连串的动作构成,如果在某一时刻,比如在童年的时候,他漏掉了其中最微小的一个行动,那他的人生就会因此改变,他可能会成为神父,死在意大利某个小村,不为人知,要等上两百多年,美洲大陆才会被人发现。我很清楚。无论跳过哥伦布生命中的哪一个动作,他的一生都会彻底改变。我研究过他可能从事的成千上万的职业,只有其中一个能让他发现新大陆。你应该没想到,你的所有行动都非常重要,对你的人生都有影响吧......哪怕人非常努力地要决定自己做不做一件事,那本身也是已经定好的一个行动,在一连串的行动中有着它的位置。如果他下定决心尝试去做,那这决定也是原本行动中不可避免的一环,这个想法本来就会让他走到这一步,都是他在摇篮中所做的第一个动作决定的。」

「太令人绝望了!那人不就是自己一生的囚徒吗?永远无法解脱。」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6 Nov, 08:15


大选前买了大饼和特朗普相关的美股。倒不是支持他,只是这几年大环境的变化让人开始对世界总是会朝着越来越来越来越来越来糟糕的方向前进这件事情深信不疑。

以前说投资是在投自己所相信的东西,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而亲身经历「相信的东西」怎么慢慢被摧毁之后,投资就是给一坨坨坨坨坨大便上香。

(真的好累啊毁灭吧……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5 Nov, 05:18


虽然前段时间还和朋友八卦说 Tim 小鱼好不配,但看到他们离婚了后,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Tim 去意大利前女友餐厅那期视频的表现,真的太典太典了。他的局促、紧张、汗流浃背,配合周围人的起哄和后期剪辑,完美制造出了一种暧昧不清的磁场;女生反而落落大方、坦坦荡荡,一点扭捏都没有,衬的这出内心独角戏更加可笑。

我发现很多男的都喜欢给自己搞个「白月光」。年轻时谈过的,分了的,爱而不得的,只要现在过得还不错,都能在中年时变成白月光。但这种白月光更多是一种工具属性,只是满足他们对无可挽回的青春的追忆 —— 人到中年,事业缠身,老婆看腻了,家庭也一地鸡毛,在死气沉沉的心境里通过白月光再爱一遍过去的自己,去想象一个“如果当初和她在一起”的另一种人生可能性。它的本质只是顾影自怜,再带上一些意淫,除此以外,毫无意义。

讨厌白月光这种形容,也讨厌被别人当作白月光。就像男作家在小说里对女性的描写一样,无法忽视那种穿越过层层时光还在被凝视的客体感。我的心里也没有什么白月光。固然想起 puppy love 时有一些单纯美好的瞬间,也许这就是被赞颂为爱情的东西。但那有时候和具体的「人」没有关系,只是一种特定阶段散发的荷尔蒙物质。那种年纪,年轻的人儿,换个谁都可以成为月光照亮心房。但问题是,我不再需要他人成为月亮,我心里有我自己的小太阳。

前段时间还在吐槽是不是只有男的心里才有这玩意儿,毕竟我(作为女的)回忆自己谈过的男人,都不存在什么白月光,只有黑大便。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6 Oct, 11:58


2023年的上海万圣节无可复制。

因为这是放开后的第一个万圣节。经历了疫情三年,没有人能感同身受这座城市究竟经历过什么,只有「在上海」这三个字能把人心和人心联系起来。于是,人们再一次走上街头。那些变装、玩梗、cos 都是表面,核心是「表达」 —— 把自己隐匿在一个躯壳下,释放在赛博空间一片404的压抑和愤怒。而且是用一种幽默、自嘲的方式,这真的很了不起。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况那年万圣,大概就是spontaneous. 可能因为公共土壤的缺失,抑或是高度商业化城市的运转逻辑,上海其实很少有那种自发的、即兴的、完全由民间发起的活动。上海活动永远先预热一大周、网红站台、帅哥美女坐阵、品牌方送礼物、然后门口排起长长长长的队伍。就像是流水工业线上的产品,批量生产出小红书上的一条条笔记。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打卡、出片、社交媒体服务,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前阵子在小红书上接到了一个推广。品牌先和博主沟通万圣节 cos 什么,问能否去巨鹿路,待多久,然后沟通几分几秒的时候插入口播;九月底的时候,在很多群里看到大家摩拳擦掌,准备 cos 什么会比较抓眼球。

那一刻我就知道,资本和流量已经涌入了这个节日。当人们开始费尽心思复制2023年万圣节的时候,它就已经不可复制了。更不要说临近十月底,最近街头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警力。我正好下周有事要回上海,本来觉得还能赶上万圣节挺好的,但现在看到满街的警察和警车,只会有一种寒毛直竖的ptsd.

2023万圣节的底色是愤怒,中间是幽默,飘在最上面的是一种叫做 spontaneous 的奇妙化学物质。而这些,又是怎么能被允许的呢?

———

原发于微博,已被404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6 Oct, 23:58


遇到了野攀以来最大的安全事故,lead的时候在仰角冲坠把腰折了。自由落体到终点,很清楚地听到腰部嘎吱一声响,然后就没法动弹了。

想好了100个瘫痪、中风、腰突、半身不遂、慢慢康复之路的结局,但喷了云南白药缓了一会,又完成了一条 5.11A 线路的 top. 一般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是内伤,第二天才会显现出来。然后昨天半夜胆战心惊地睡觉,睡睡醒醒在感受腰的疼痛感,早上醒来后发现也没有加剧。

不知道是不是练习瑜伽让我身体更柔软,所以经得起这么剧烈的一次折腰;最近看了很多户外文学和纪录片,又相信事故中的保全是山神冥冥之中的保佑。所以每次看到红薯上户外帖子《小小x山,拿捏》的标题都很讨厌,人类如此狂妄自大,居然想着「拿捏」和「征服」大自然。

每次野攀我都想好了一百种死法,才上到岩壁去;而每次安安全全降落到土地上时,内心都充满敬畏和感恩 —— 谢谢神明又一次保佑了我。 大概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一次次和恐惧起舞,一点点突破自我极限。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2 Oct, 14:15


收到了单读的赠书《比山更高》,没有什么书比这本更适合随身带着穿梭在阳朔岩场了。而且我教练是作者前同事,我攀岩搭子也在书中的户外公司工作。于是每天去路书上找刘喜男开的“艺术路线”,玩严冬冬在漓江玩过的皮划艇,蹲在石头上和朋友八卦李兰的现状….2024年10月,8424论坛上独行马发了万字长文控诉,户外探险微信群里宋明蔚苦口婆心解释,十一哈巴雪山两起死亡事故,珠穆朗玛峰上金国威找到了100年前的欧文遗骸…….这些都是阅读过程中妙不可言的奇遇。

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这本书不光能给人带来极大精神共振,也弥补了中文「户外文学」的空白。扣一星是太英雄叙事大男子主义了,没有女登山者的故事。女性只作为配偶、未亡人、母亲、白月光女神(陈家慧)和难缠的单相思(李兰)出现,过于客体了。但也能理解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838903/?_dtcc=1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2 Oct, 13:45


初秋,早上在日出中读完了《素食者》,下午又去山里野攀,结束后一个人在晚霞下骑着摩托回村,真是好开心好充实。下面是写在豆瓣上的短评:

近年来涌现的很多女性主义小说/电影都是赤裸裸地拉标语,贴金句,说教条,很流于表面。但这本蛮特别的。从二人婚姻到整个家族再到精神病院,人类暴力在一步步升级;而英惠从素食开始降级成一只动物再到一棵植物,个体自我是一点点萎缩的。第一章里的「丈夫」是父权社会下典型的大男子,冷漠、利己,只把妻子当作洗衣煮饭的保姆;第二章的姐夫简直是文学作品里经典的「尼诺男」形象,用脆弱作为外衣,再用艺术/文学作为诱饵,踩踏女性尸体上位来实现所谓的自我;只有在第三章里姐姐出场,英惠才真正被看见。面对相似的困境,女性似乎出生就落在同一盘名叫父权围剿的棋盘中,被吃干抹净,无处可逃。

发现韩国文学有个母题是「逃离」。金智英是「去欧洲,因为那里韩国人最少」;而英慧「变成了一棵树」,是另一种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社会的反抗。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534519/?_dtcc=1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2 Oct, 03:33


豆瓣的编辑手记: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863916?dt_dapp=1

前年和彭师傅在茑屋书店的鲁尼对谈: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068acc97243f2a2d42281a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2 Oct, 03:32


读完《素食者》又去读了编辑手记,才知道2021年磨铁再版之前,这本书已经在大陆绝版了七年。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两年外版书出版越来越难 —— 「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无休无止的等待上面,等待合同,等待审稿,等待书号,等待外审,就像我在某位出版人的日志中读到的那样“事情本身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你做了应该做的事,只剩等待,等待体现了人生的荒谬性”。」

这样的背景让很多从业者都身心俱疲。但编辑被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所震慑,开始了背景数据搜索,最后顺利通过了选题,拿到了韩江经纪公司的版权。“这颗心就是整个世界呢”,在这样一个奇妙的瞬间里决定继续留在出版业了。

那篇手记的标题是《如果不是这本书,我应该会离开出版业》。在视频越来越短、动效越来越花哨、背景音乐震耳欲聋的时代,「文字」和「文学」都是如此不合时宜,出版行业也日薄西山。但对我们这种不习惯短视频的人来说,因为文字掀起内心惊涛骇浪的震撼,因为阅读一本书而精神得到极致满足的体验,是很多很多媒介无法取代的。

又想起了群岛的彭师傅@彭伦空间 一手引进萨莉鲁尼的故事。

2016年爱尔兰文学基金会主任来上海,在饭桌间隙和彭师傅介绍了一个年轻的爱尔兰女作家。彼时鲁尼刚出版第一本《聊天记录》,在英美文学界小小崭露头角;而彭师傅刚离开九久创办自己的图书品牌「群岛」,开始了没有员工、没有实习生的一人公司。出于出版人的敏锐嗅觉,在国内很多出版社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果断联系经纪公司,以较低价格拿下了这本书的版权。他的选书眼光让很多同行自叹不如,有人说「他常常提醒我们要善于发掘那些容易被人忽视但有潜力的图书选题。」

果不其然,2020年 Normal People 电视剧大火,鲁尼一跃成为千禧一代的代言人,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巨大关注;次年9月,第三本小说《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出版,欧美书店门口排起了长龙;而国内也在2022年6月同步上市(中间还隔了上海 lockdown)。一般来说外文书的出版周期至少要两年,但《美世哪》居然只隔了半年,国内读者就能和世界各地读者共襄新书了。如果没有六年前的挖掘、六年中的跟踪出版,我们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读到新书。

彭师傅之前受邀采访说,「出书就像撒种子,你把种子撒出去,至于什么时候开花结果,就不完全是你说了算。」

这几年和朋友讨论一些社会议题,我意识到我们都会从很多外国作家的作品里吸取养分。不管是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好,还是流淌在身上的性格品质,种子都落在了心里,长出了大树,编织了血与肉。所以我想说的是,能拥有这样的编辑,是中国读者的幸运。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11 Oct, 03:29


Past Lives里,女主 12 岁移民加拿大,因为“在韩国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82年生的金智英》里,姐姐在地图上标出想去的地方是欧洲,因为“那里大韩民国的人最少”。

想起这些片段就有点泪目,「出走」是刻进东亚女骨子里的史诗。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6 Oct, 10:35


看到黄轩女朋友心里冒出一句话:伴侣是一个人审美的终极体现。原话是这么说的,

「另一半的选择是一个人类终极品味的体现。ta想要什么样的未来,认为自己配得上什么样的生活,都体现在这里了。不找,不停换,都是选择。」 ​​​


https://weibo.com/2265938494/OzQJxkhCf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3 Oct, 11:43


fb上(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62688155985148&id=100067319133361&paipv=0&eav=AfbKcxBT902YZqyBC2PAxZ9R1D4tbm9mCWlfIP7zFbARHN9LgyaU7kJASsoEUwX6D78&_rdr) 有人详细梳理了从2014年到2020年,张悬变安溥的整个历程。这几天两岸三地似乎都在讨论这个事情,人们或是愤怒、失望,或是拍手称快,但没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同一个人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变成安溥以后,2019年她在大暖祭上致敬巴奈,是这么说的:

「這個世界彼此就是不相容,人類容不下動物,容不下跟自己不一樣的種族、容不下不一樣的觀念、容不下不一樣的生活習慣、年紀、性別。在這麼極端的人類行為表現裡,我總在想,有沒有可能其實我們都是要承認,我們的存在就是剝奪了別人的什麼,但我們一定也給予了一些什麼。我們拿走了一些,也留下了一些。

在這麼冷的日子裡,我想把這首歌送給巴奈。我希望如果有機會的話,有沒有可能永遠不要意見一致,永遠不用用同一個觀念去達成共識,有沒有可能人與人之間不需要共識,而是我們怎麼看待彼此觀點的方法。我們就是要承認你跟我不一樣,也許我的外公外婆真的對你爺爺奶奶做了什麼,我們能不能不要互相閹割,找到一個可以討論事情的方式?」

我想起2022年6月上海封城结束,我在 blog 《尘埃们,沉默前行》(https://mp.weixin.qq.com/s/4lSnmpB3on36ZHNyevpALw )中,quote了豆瓣的一条广播:

「世界观和认知的断层有时是发生得无比迅速的。在历史的洪流里,忽然调转了方向的一粒尘埃,并没有办法向大多数同类解释它到底经历了什么都思考了什么决定了什么。哪怕是躲过了同一场洪流的沙子,也会产生彼此再不相通的世界观、以及对今后何去何从的判断。这样的尘埃们,只能沉默前行。」

写完这篇 blog 的两年里,我都无时无刻不在咀嚼着这句话。有个明显的感受是,会不自觉把新遇见的朋友分为「经历过上海f城」和「没有经历过上海f城」两种。我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有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和人解释在某一个重要的节点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但同时经历过上海f城的人,在做出相同选择时甚至不用言语,彼此就心照不宣了。而因为带着同样的伤痛记忆,不管什么时候在世界哪个角落遇见,都会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上个月写 hang 平被删的那篇公众号下,有很多 ip 在欧洲的女生留言,其中一个是:

“hayami,我记得我关注你是因为那篇「老人在方cang医院绝地求生」。一晃两年已经过去。2022年春夏我被关在寝室里,写下生活和见闻,一方面做记录,一方面只是纯粹让自己好受一些。

两年里,我获得了一个学位,又去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读另一个学位。做成了一些事,又做失败了一些事,总之心智上成熟了一些。但阅读完你这篇苦涩的文章,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斗室,窒息、脆弱、流眼泪,想起在操场为了这一切号啕大哭的晚上。我有时候在想,老中的身份认同到底是什么。我想答案不是什么boba tea,用筷子,也绝对不是仇恨;而是走在陌生的街上想起这些,会心下一痛,然后止不住地流泪。”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走在陌生的街头,碰到一个突然停下脚步流眼泪的女生,我会走过去拍拍她,告诉她 i feel you.

那么,你可以"feel"安溥吗?我相信这两天两岸三地密集的讨论,人们一遍遍去找出安溥(或是张悬)的采访、演出、动态,都是尝试去理解一个问题:「2014年後,張懸為什麼變安溥?」但这个问题的答案除了她本人外,无人知晓。安溥只是历史洪流中忽然调转方向的一粒尘埃,如你,如我。在这样的时代里,我没法再去怪罪任何一人。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03 Oct, 10:53


刷到一个异性恋婚礼,场地贴上了很多女性主义金句,标题是《邀请波伏娃和伍尔夫参加了我的婚礼》。底下评论都在说好浪漫,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说不出的诡异么……

但凡读过一点波伏娃的书,都知道她是如何批判现代婚姻制度的吧。摘取一些《第二性原文》:

“婚姻是女性命运的关键时刻:她被承诺得到一切,但实际上失去了一切。”
(Marriage is the destiny traditionally offered to women by society. They are promised everything, but they actually lose everything.)

“婚姻对女人的束缚,是因为她们被要求将生活完全奉献给丈夫和家庭,而不再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和独立性。”
(Marriage imprisons women because they are expected to dedicate their lives entirely to their husbands and families, depriving them of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在婚姻中,男人是超越的主体,而女人则被定义为他者,成为被控制的对象。”
(In marriage, the man is the transcendent subject, and the woman is defined as the other, becoming the object to be controlled.)

我是觉得结婚就结婚,为啥非要拉上女性主义做靠背。你邀请朋友来婚礼之前还要问一句人家愿不愿意呢,标榜女作家可以就张灯结彩张口就来了(但凡人还活着,用这种标题蹭都有法律上的风险吧)。be like波伏娃一生不婚,鼓励女性打破传统婚姻的桎梏来实现觉醒和解放;死后却被红薯人绑过去参加异性恋婚礼,什么鬼故事笑死人了。 ​​​

————

这是我的一篇小红书,原帖在这里

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6fb4a42000000001b0206bf?source=webshare&xhsshare=pc_web&xsec_token=ABKPMihLMymfgj5_h4xSN87aJqb84njItwlnWoe7UzSPw=&xsec_source=pc_share

其实当时发这个的时候很犹豫,因为那场婚礼的原帖主有关注我。我知道发了这篇吐槽的帖子她肯定会看到。对于一个沉浸在新婚喜悦中的人,看到自己关注的博主吐槽自己的婚礼,怎么说也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但还是忍不住,觉得把波伏娃和伍尔夫作为自己的婚礼时尚单品有点太让人生气了(评论区还有姐妹做比喻,就好像在肯德基点单宣扬鸡权,或者邀请爱狗人士来玉林狗肉节。)

我觉得如果因为自己有了一定关注,要考虑很多东西,从而变得畏手畏脚什么都不敢说,是对表达欲的一种扼杀。所以还是说了。

而这个吐槽帖子已经有原婚礼帖子四倍的点赞数了,原帖子下面的评论也从全是祝福变成了冷嘲热讽。其实这个结果不是我想看到的。从头至尾我都是想就事论事,指出「用波伏娃标榜异性恋婚礼非常不合时宜」这点,但帖子的评论区走向不可避免上升到了对帖主的人身攻击。

好像这也是在中文互联网上做输出很无奈的一点。最近几年很常见到因为一个观点起分歧,然后当事人被网络霸凌的例子。我不想成为霸凌的一环,但当把文字和观点交付到公共领域后,所衍生的讨论已经不是我所能控制的了。

有时候失语也是这么发生的。

——————

ps:有没有做社交媒体研究/性别研究的朋友,这个帖子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田野素材。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30 Sep, 04:42


理想的生活方式是 :吃得更纯净、身体更轻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降低欲望、早睡早起、瑜伽、野攀、在大自然中锻炼身体肌肉和耐力、灵性成长。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30 Sep, 04:40


#素食 Day3

太触目惊心了。深感人类并不是缺乏了解动物处境的渠道,只是不愿意而已。以前我觉得对自己吃下的食物有觉知,意味着你要走进菜市场;但现在知道了还有更前面的源头,就是屠宰场。最近也是认真看了牛的眼睛,像夏黑葡萄一样闪闪发光,突然意识到它是很有灵性的动物,而不是摆在山姆货架上鲜美的食材。也第一次对每天都爱吃牛肉的自己产生了怀疑 —— 烙印、剁角、运输、挤奶、肉、射钉枪、流血、撞击筒,目睹牛的一生在送上餐桌前需要遭遇这样的处境,很难再去买牛肉吃了。以前觉得什么「动物死前的怨念进入了每一个细胞,所以吃肉是不干净的」这样的说法很玄乎,但当看到ta们死前痛哭颤抖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具象的感知。

see the word feelingly and make the connection,素食不是斩断和动物的连接,而是和万物有灵建立连结的开始。以前尝试过很多次素食都失败了,想让自己不要自责。导演也说「一顿素餐如何与54750次吃动物的经历抗衡呢」,我相信改变是会慢慢发生的。

最后 quote 一下纪录片导演尚恩说的:

「一旦你开始关心自己以外的存在,你会开始关心树木,开始关心水,开始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执迷于你想要的东西,比如房子,工作,事情。你开始开放,你开始欣赏成长中的一切,曾经的一切。它是非线性的,它超越了时间,相比公元前而言,它开始成为完整的生动的觉醒。」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7 Sep, 01:23


《鱼生皆假期》第50期:从看见一只鸟开始,重塑看见世界的方式|Women in Nature

在哈萨克语里,我喜欢你是「我清楚地看见你了。」

哈栗说自己是一个「更喜欢地球」的女孩。离开投行有毒的职场环境后,她开始观鸟,从「看见了一只鸟」开始,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行动方向:回归自然,投身于动物保护。

“我们现在所建立的所有璀璨的文明和记忆,都是从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我会对此报以感激。而人类因为自己的欲望一直消耗地球,物种灭绝、地球变暖,这是对生物的迫害。”

除了动保,哈栗也共建了女性和非二元的户外小组。户外从18世纪欧洲的壮游(Grand Tour)开始,就与男性气概紧密相连。然而在户外构建女性/非二元叙事是如此必要 —— 关怀内心、人本主义,一种更温柔和大自然连接的方式。

Apple:https://podcasts.apple.com/cn/podcast/%E9%B1%BC%E7%94%9F%E7%9A%86%E5%81%87%E6%9C%9F/id1555909745?i=1000670473007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0sj5injLMlPAxGWk5R8bO?si=pix4kECYTvW7RDBOOKHlEQ

小宇宙: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6f21cb69d4e3072095e202d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6 Sep, 13:39


(接上篇)

时间倒回到2020年。在我刚来上海的第二年,南丰城和日本大使馆会有个夏日祭的活动,文化氛围非常浓郁 —— 捞金鱼、水风船、刨冰、盆踊、太鼓、祈愿牌、线香花火,甚至连德岛阿波舞这么 local 的节目也有。


我和朋友惊叹说,在南丰城见到穿浴衣的人比在京都还多。长宁本来就是上海的日本人聚集区,预定荞麦面餐厅得用日语,卡拉OK的日本歌单比中文还丰富,超市双语播报,扭蛋机随处可见,就连晚上10点在金虹桥下班,都有穿着和服的女孩在路边打车。

夏祭日有一天晚上是 J-pop 环节。黄昏降临的时候,整个上海都被罩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蓝色。一个穿浴衣的美丽女孩,站在舞台上轻快地唱起了《小小恋歌》,台下的路人用日语大合唱——


広い宇宙の数ある一つ
在无垠宇宙中那独一无二的
青い地球の広い世界で
蓝色地球的广阔世界里
小さな恋の思いは届く
小小的思恋
小さな岛のあなたのもとへ
传达给小小的岛屿上的你

是的,女孩在台上唱歌的时候,上海的路人们居然停下来,用日语一起加入了歌声。有小孩坐在爸爸的肩膀上,也有年轻的情侣拥簇在一起,女孩们穿着浴衣自拍,摇晃着身体打节拍。在歌声中传递着幸福。
那一刻我的感动无以言表。

虽然那年是新冠元年、足不出户,但当我穿过灯火璀璨、人声鼎沸的街道,听着耳边叽里咕噜的各国语言,看到縁結び上认真写下的ooように,我感受到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还有大家对重建当下生活秩序的努力。那时候上海的以「精准防疫」为豪,这座城市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流行病时,给予了市民最大的自由度。


后来的夏天变得很模糊。

次年,南丰城宣布夏祭り。我开心地从衣柜找出去年的浴衣,是一件黄色的金鱼风铃褂,像日漫里元气女孩会穿的那种。然后突然看到社交媒体上有人说要组队去街上捅穿和服的“mgz”,专找那种去参加这个节日的“hj”。女孩们本来在群里本来约好一起去,然后被这种血淋淋的话吓到,讨论了一阵子就都决定不去了。

而再过了两年,是上海人民最苦涩的2020年夏天。南京西路的地砖上长了杂草,Apple旗舰店里面飘满枯叶。再也没有夏祭リ的消息了,在那以后《小小恋歌》不再在上海街头响起,好像所有美好的关于夏天的想象都离去了。离开上海的时候,我把浴衣挂到了闲鱼。


有时候我很难理解为什么短短四年,世界线就好像错乱了一般在朝着疯了的方向急奔。在写这篇(注定会被删的)推文时,翻开四年前的相册,很奇妙地又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四年前我还在沉迷古着,天天在捣鼓一些 vintage 的穿搭,在豆瓣上加入了一个叫做「好想回到昭和时代啊」的小组。组长当时以东京一个「平成生まれ昭和育ち」活动为契机创建,说「我相信有些人像我一样每天做着时代退行的美梦,穿着古着通过一些残留下来的痕迹想象着昭和时代。」小组介绍里有句介绍「欢迎大家在这里享受那个时代熠熠生辉的魅力,以及现今开始进行时代退行的趣味。」

忘了是什么时候,微博上某些“大v”发现了这个小组,用一些民族言论进行攻击。组长为了保护自己和成员安全,吓得马上把小组雪藏了,后来小组就死掉了。

四年过后再去看这张豆瓣开屏,觉得昭和小组能曾经真切存在过就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了。翻看相册的就我像一个凶杀现场的侦探,在一片废墟的记忆上寻找蛛丝马迹 —— 世界线到底是怎样疯掉的呢?似乎有条再清晰不过的预言,是结束夏祭的那天晚上走在延安中路,马路上遇见大大的涂鸦:

「世界本不该黑白」

2024.9.20
hayami于阳朔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6 Sep, 13:39


另外,翻译的这条日本人的推,在墙内发布时做了打码处理。现在全部放出来(出于安全考虑暂不放原作者的推链接了)。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6 Sep, 13:37


《仇恨之下,无人生还|hayami's blog》

这篇文章也在公众号上被删了,很多人问哪里可以看到,默默在 tg 留个存档吧。

新闻里说「在华日本人的不安情绪在扩散」,学校下达通知「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日语」。在滋长的恐惧氛围下,一个普通日本人的感受是怎样的?

平时有关注一些在沪日本人,这次深圳事件发生后,也看到了很多个体在此次社会性事件中的叙事。被其中的一条推打动,因为我和帖主同一年来到上海,对这四年的变化感同身受。

「2019年,社会稳步发展,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氛围,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2022年,封城结束后,社会似乎恢复了正常,但这种“正常”让我感到极度不适。」

「影响最大的一刻发生在2023年排水事件,每当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极端言论,我的心都在一点一点死去。」

「我感觉已经到了极限。无论用什么理由……一个容忍对特定民族的仇恨,容忍有杀意的人袭击特定国家儿童的社会,显然是不正常的。」

「的确,有一部分人真的疯了,这让人非常害怕。

我认为在中文互联网上还原这样的「个体叙事」是有意义的 —— 在仇恨包围之下,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普通日本人有怎样的感受,他们是怎么被逼到墙角濒临崩溃,又一次次被丢入绝望恐惧的境地的?

此时此刻我们说的,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群体,一个国籍,一类min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类。她是属鸡,狮子座,身高158,体重56公斤,喜欢跳舞唱歌拍短视频的胡友平阿姨;也是10岁,中日混血,在上学路上突然被大刀砍死的小男孩;还有无数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日本人,cos动漫衣服出门的二次元爱好者,穿浴衣的女孩,买高达的男孩…….

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因为「人」在这中间是被抹杀的,一切都变成了一个靶子。仇恨像箭一样穿过气流,狠狠刺在靶心上。它们擅长寻找弱者,老的,小的,女人,孩子,把愤怒喷射在弱者身上,再像寄生虫一样源源不断寻找新的靶子,刺杀新的猎物。

我还原这样的个体叙事,并不是为了唤起仇恨者的同情和怜悯。而是想说,如果没法避免被当作靶子,但请至少不要加入仇恨,成为仇恨本身。


(接下篇)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5 Sep, 08:32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进山之后就越来越少那种在都市里生活敏感纤细的思绪了。可能是在大自然里足够舒展,不用想那么多事情。

在阳朔,人多的时候我爬到树上,休息的时候我跳进吊床,攀岩的时候我就专心和石头一起呼吸 —— 1、2、3,抓点!上拉!起!

户外野攀需要极度的专注。上到岩壁高点的时候,世界的喧嚣突然变成了电影里那种渺远的bgm —— 一切都变得很小很小,声音、人类、村庄、河流,还有桂林层峦叠嶂的小山丘,像组成了一个微缩模型般不真实。而呼吸声却变得异常清晰,肌肉的撕拉感也在这一刻无限具象。

世界只剩下石头和我小小的心脏了,扑咚扑咚。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21 Sep, 12:46


#阳朔旅攀

这两天沉浸在社会新闻里有点政治性抑郁,然后今天被朋友拉去攀岩。虽然昨晚写稿熬夜到两点,体力不支只能爬两条线,但和大自然待在一起太开心了!

上午还艳阳高照,下午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在野外瞬间被浇得全身湿透,在岩壁下躲了一会儿雨。然后开着摩托去吃了香喷喷的鸭掌煲,夜宵又去吃了甜滋滋的海南椰汁清凉补。回家洗完热水澡,像鸭掌一样香喷喷躺在床上,开心地滚了好几圈,感觉淤积的坏心情都被大雨冲走了。

虽然膝盖上多了很多伤,虽然睡眠不足导致有点疲惫,但肌肉纤维被一点点拉开的感觉太好了,被大雨浇得淋漓尽致也太快乐了!大自然疗愈人的本领好厉害呀!!喜欢在大自然里舒展做自己^ - ^

(大家也记得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不要沉浸在坏情绪里太久喔!!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心[抱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