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如何开展重建中华民国的运动
中华民国在大陆被中共颠覆了,在台湾被台独异化了,因此,我们有责任重建她。如何重建呢?我想,我们应当开展一个运动──重建中华民国的运动。这个运动大致分为如下几个层面:
其一,舆论宣传层面。我们要宣传中华民国──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民主共和性质;我们要揭开历史的真相,把中共颠倒的历史纠正过来,把中共对中华民国泼下的污泥浊水洗净──还中华民国本来民主共和之真实而可爱的面貌。同时,我们要宣传﹑学习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立的三民主义,并根据目前现实的国情和国际环境,继承三民主义,发扬三民主义,光大三民主义。舆论宣传的目的,是使大家达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展开行动。
其二,蓝图设计层面。要重建的新中国,是个什么样的模式,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进行规划。诚然,几十年前中华民国建国先贤们所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建国大纲》以及一系列的法规建制,不但显示了她的民主性质,而且其实质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具体内容必须更新,必须现代化,以更加适应目前海峡两岸﹑香港﹑澳门以及国际新格局的现状。过去几年,台湾曾进行了几次《中华民国宪法》的修宪活动。我们则应检讨台湾修宪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大陆反对派人士也曾为后共产党政权起草过几部宪法草案,勾画过部分未来新中国的蓝图,也起草过未来新中国的各项政策草案。我们在设计未来新中国的蓝图时,要肯定过去有关人士的研究成果,要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我必须强调的是,一个政治运动,如果只知道反对什么,不知道建立什么,是不成熟的。也就是说,只有解决了“拥护什么”的问题,才能对民众形成凝聚力量。当前,大陆民众对中共专制腐败的不满,已经到了极不耐烦的地步。可以说,人民大众在心理上,已经完全做好了“改朝换制”的准备。问题是,中共垮台后,其“替代政权”的模式是什么?“替代政权”的国策是什么?什么样的政治力量可以取代中共而建立起“替代政权”?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解决民众“拥护什么”的问题──拥护什么样的“替代方案”和拥护什么样的政治力量。我认为,这是大陆民主力量需要尽快解决的。
其三,发展组织层面。只能组织起来,才有力量,才能达成政治目标,这是常识。在舆论动员群众的基础上,将有共识的精英和群众组织起来,使之凝聚成政治力量,就像当年中华民国的建国先贤们成立同盟会一样。
其四,资金筹措层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应当成立“重建中华民国基金会”或“新中国基金会”一类的筹款机构,为推翻中共﹑重建中华民国的运动筹措基金。
其五,行动策划层面。我们要在中国大陆策划一系列旨在推翻中共政权的行动。我认为,我们不要再浪费精力,作那些对中共政权没什么实质性打击的事情了。现在要作的,就是实际策划那些可能推翻中共政权的动作。要集中力量,策划出一个﹑两个﹑几个大动作,触发中共政权的金融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以学运﹑工(农)运﹑兵运的模式,最终导致中共的垮台。只有瓦解中共的专制统治,才能重建一个民主的新中国。
最后,我们必须指出的是,重建中华民国,使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责任。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大陆﹑台湾﹑港澳﹑海外一切华人的力量,重新举起孙中山的旗帜,重建曾经属于﹑未来也必然属于全体中华儿女的中华民国。当然,我们必须最终接受大多数中国民众的选择:在推倒中共政权之后,国号﹑国旗﹑宪法这些问题,必须由全中国人民来决定。我们在这里,只是提出了一个简便而具体的方案──沿用中华民国的国号和宪法。这一方案是否可行,必须最终由人民作出选择。不过,我们可以断定,不管将来人民选择什么“替代方案”,其精神和原则,都脱不出中华民国及其宪法的民主共和性质。就此意义上讲,研究﹑继承中华民国的传统,无论如何,都是必要的。
一九九六和一九九八年,我访问台湾时,台湾朝野的独派朋友们竟然不止一次地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假如,将来你们中国大陆民主人士掌握了政权,台湾宣布独立,你们会不会像中共一样用武力攻打台湾?我思索了一下说:将来,大陆民主了,按照我的意见,将实行中华民国宪法,大家在一个宪法下,成了一家人,共同选总统,那里还有什么打不打的问题?一句话,说得独派朋友们哑口无言,只能以掌声回应。当时的一句应景之语,现在想一想,或可能成为未来解决海峡两岸问题的最佳选择。据说,当年毛泽东对抛弃了“中华民国”的国号﹑采用苏联所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名,非常后悔。更名一举,曾给中共政权进入国际社会带来很多困扰。说实在的,中共的专制政权也根本不配使用民主“中华民国”的名号。中共的这个“改名错误”,或许给我们这一代中国大陆人留下了一个契机──将“中华民国”重新唤回中国大陆和整个中国。
写于2000年3月
王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