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MA熊美股筆記 @kumamontw Channel on Telegram

KUMA熊美股筆記

@kumamontw


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
方便喜歡我提供的資訊的大家追蹤跟管理資訊,而且沒有詐騙,太讚了

不會主動跟你收費,你爽就抖內,我也會爽

KUMA熊美股筆記 (Chinese)

KUMA熊美股筆記是一個Telegram頻道,其目的是為了提供最新最準確的美國股市資訊給關心投資的朋友們。這個頻道的用戶名稱是 @kumamontw,可以通過點擊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 來訪問更多資訊。nnKUMA熊美股筆記提供方便的資訊管理方式,讓喜歡他們提供的資訊的大家可以輕鬆追蹤和管理資訊。更重要的是,這個頻道承諾不會進行詐騙行為,讓使用者可以放心依賴。nn這個頻道不會主動收取任何費用,只是希望讓用戶能夠舒適地獲取最新的美國股市資訊。如果你喜歡他們的內容,就點擊關注吧!讓我們一起在美股市場中獲得更多收益。

KUMA熊美股筆記

02 Feb, 02:02


新一集Apple跟Spotify都上線囉🐥

這集的內容比較散一些,會在今年至今的時間軸上不斷穿越

KUMA全職投資日記EP5-回顧整週交易/deepseek事件反應/軟體公司及Tesla財報追蹤

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

KUMA熊美股筆記

26 Jan, 02:20


新一集Apple跟Spotify都上線囉🐍

EP4

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

KUMA熊美股筆記

24 Jan, 15:05


市場還沒反應過來?還是未來星際之門500B消息已經讓硬體端都反應完?

瞄奶札宣布2025 Capex 60~65B,隱含年增約50%,市場預期約51b,60~65b的數字滿足不了市場胃口了?

一些數據點
2024 各家capex約略
meta 37~39b
aws 74b
google 51b
msft比較財年特別是6月~6月預計80b

要密切觀察兩週後google跟amzn怎麼指引及市場怎麼反應了

KUMA熊美股筆記

22 Jan, 08:59


All about probability angle

https://youtu.be/SsQ89e1anmE?si=DQqxmg5lrdCcDVu1

KUMA熊美股筆記

17 Jan, 12:13


算是再針對市況然後對上集內容的一個更新

KUMA全職投資日記EP3-你準備好了嗎?台積電財報/設備股出清/美股金融財報周/總經數據搞你

Apple跟spotify都上架囉

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

KUMA熊美股筆記

10 Jan, 00:55


算是針對市況馬上對上集內容做一個更新

KUMA全職投資日記EP2-馬上病倒,半導體與設備股股價噴出,老黃CES會後爐邊會談

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

KUMA熊美股筆記

05 Jan, 03:53


沒事找事做-弄一個全職日記系列
未來也許2週1集或1週1集,直到畢業(?)

EP1-鴨腿便當與2025的美股投資規劃

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

KUMA熊美股筆記

01 Jan, 16:56


2025-第二人生-KUMA全職人生啟動

其實不是什麼覺得自己多屌,多有錢,績效多好所以選擇踏上這條路。

如果我足夠菁英,本業+儲蓄+投入指數快樂過日子就能畫出美麗的資產曲線,那我也不想踏上這條路。

只可惜事與願違,職場遇到壞人被糟蹋還不能吭聲ㄏㄏ

職涯選擇就跟投資選擇一樣,人的時間、精神、體力就是成本,發展受限(報酬有限),就是該閃人,選擇對自己回報最高的那條路走,就算失敗,那也就是證明自己並不適合走這條路而已,不要頭鐵。

給各位剛要出社會或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一個29歲過來人小小的建議,職場順遂的時候要持續做好準備,遇到壞人的準備,不然盡心盡力還要給人糟蹋,沒有準備的你,一但腳麻除了跳跟吊,還能有什麼選擇?
(準備並不是指一樣要踏上這條路,而是你有底氣做其他選擇)

2024的嘗試就是不入金任何薪資去支撐總資產績效底線,徹徹底底的當一個快樂月光族,看自己能夠做到什麼程度,也是硬性訓練自己未來走上全職之路首當其衝的難題,當然一部分也是在經歷了23與24年的資產暴衝,每月薪水占資產比已經是降到微乎其微,所以選擇離開有毒的職場,專心在這件事情上,對自己來說也是合理的。

績效圖是零槓桿的,我沒有當沖也沒有槓桿,為了避免自嗨績效爆棚,基準點是用2022年1月(進入熊市前)開始計算的,另外也加入了CAGR與VOO的CAGR做比對。

2025年追求的目標一樣,盡全力更小的drawdown,盡全力達到25%的績效。

最後謝謝2024年以來有形與無形中幫助過小弟的各位大哥大姐,祝福各位2025身體健康繼續大賺錢。

KUMA熊美股筆記

23 Dec, 02:05


OpenAI-o3

最令人咋舌的部分在於
Semi private score(%)從25%->76%
同時Cost per task($)從1.5->20
而high performance的部分則成本爆表無法估計。

其實這是合理的,0分做到60分,60分做到90分,90分做到100分所需要的時間(time)跟消耗(token),本來就不同。

去思考說在這樣的基準測試上直接聘用人類來處理,每個任務只要5美元,所以AI無用論,scaling law死亡,或許是意義不大?

解決高級任務的人類是稀缺性的,越難的任務要花費的成本只會越高;相反的「運算能力」在各種條件(軟體、傳輸、冷卻….)的升級下所花費的成本其實是在降低的。

人類在創造機器的時候往往是想像能達成人類所有所不能,卻往往忽略掉是用人類的邏輯去打造機器所能,如果訓練一個國小生跟訓練一個博士生,過程所要花費的所有成本都相同,那為何博士生有其premium

由於Blackwell的遞延,確實會造成在現有基準下的一切看起來想錢丟大海,所以真相也只能等B順暢出貨並且完整部署好,上線運轉後才知道了

當然也有另一方人馬針對Scaling law的定義與Dataset、計算量有關,所以認為數據量已經不足,所以Scaling law到達盡頭…這不是出現了reasoning嗎?

人類也不可能獲取無限的數據量,但人類還是在進化,透過觀察、整理、思考、找出未被發現的規則,當在這樣的情況下,直到找到答案時間當然是不成比例的在成長,在機器世界裡就代表要耗費的算力越多,也就是要花的電費越多。

當然以上只是我一個非從業者外行人的看法,也不是什麼投資建議,資本市場的玩法也都各有所好,純粹紀錄

https://open.substack.com/pub/thealgorithmicbridge/p/openai-o3-model-is-a-message-from?r=1mn6go&utm_medium=ios

KUMA熊美股筆記

15 Dec, 14:51


原來Himax還真的跟CPO有關喔...抱歉我井底之蛙
https://www.himax.com.tw/wp-content/uploads/2024/11/HIMAX-Q3-2024-Earnings-PR-Final-cht.pdf

KUMA熊美股筆記

15 Dec, 02:18


直播存擋podcast上架-男人眼中不要只有年輕可愛辣妹

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utm_source=linktree_profile_share&ltsid=917e5690-f291-4e4f-bcb8-0bf0cedbd746

我忽然發現我漏回答了有人提問遇到高估值股票怎麼操作的問題,就留到下次開場分享吧

本次內容簡介
1.友情推薦天邊的家年菜預購
2.開場分享
Q3’24財報季的幾筆交易、24Q3財報季的幾個想法、Agent AI、半導體指數為什麼表現差
3.直播聽眾QA環節,問題放在節目介紹

KUMA熊美股筆記

13 Dec, 09:24


今晚10點來個12月直播聊聊
一樣截至今晚10點直播群組有超過100人就開播

可能大概聊一下幾個內容
24Q3財報季的幾筆交易、24Q3財報季的幾個想法、Agent AI、半導體指數為什麼表現差….

有想提問的問題都可以先留言在群組,到時候依順序回答,超過時間沒唸到的就是沒了👋

最後美食分享
個人在2024從倫敦到首爾,再到東京、京都、大阪,覺得最被低估的餐廳除了京都Cenci,再來就是台中的「尤牧」了

利用發酵、煙燻手法,或外面不容易遇見入菜的台灣在地食材,組合出你沒想過的風味呈現,重新詮釋你從小到大對於米食文化及小吃的記憶,美味是肯定的,同時充滿新奇卻又不突兀,值得前往。

KUMA熊美股筆記

12 Dec, 02:25


好文

https://investingmotherlode.com/2024/03/03/i-differ-with-cliff-asness-about-risk-adjusted-returns/


For the life of me I can’t see how volatility measures risk. And, if volatility is not a good measure of risk, the whole house of cards of RAR comes tumbling down.

We have to start by making clear what is meant by risk in investing. When I’m investing, the risks I face are business risks of the companies I invest in, risks in the economy, inflation risks, interest rate risks, liquidity risks, currency risks, and so on.

Looked at this way, when it comes to business risks of the companies I invest in, risks in the economy, inflation risks, interest rate risks, liquidity risks, currency risks “there is no scientific basis on which to form any calculable probability whatever. We simply do not know!” That is, you cannot measure these risks.

What I do know is that a high-tech start-up with nothing more than a business plan is a far riskier investment than Microsoft. What I also know is that there is no way to put a number on the difference in riskiness between the two. Nor do I need to put a number on it

KUMA熊美股筆記

30 Nov, 16:13


KUMA11月報

海浪滔滔我好暈,連漲連軋連續跌,回首一看仍是漲

‘’’一些想法’’’

降息週期+川普當選,Smart money衝進美股,灌入川普受惠股、中小型股。
績效差距進一步推動資金從2023至今表現良好的半導體及M7(除TSLA)流出。
題材(Agentic AI)及動能追逐明顯,密切關注QMOM、MTUM、Bitcoin、BRK.B、PLTR的動向。
上漲幅度及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一連串軟體股,又以PLTR那精美的估值作為北極星推動比價效應。

這讓我回頭去思考了幾件事情
1.人稱送分題的NVDA,在2024年也能有4次4週內20%甚至以上的跌幅。
2.人稱送分題的NVDA,在2024開的4次財報,2次上漲,2次下跌,機率無疑丟硬幣。
3.當市場開始意淫降息週期,7~9月ITB一路表現良好的時候,看到表現良好才買進的風險報酬總是低於買進當優質股因外在因素而快速下跌。

不可否認的是,在11月中小型股連續噴發上漲的狀態下,我的心情明顯受到影響而煩躁。
該隨著市場動態調整配置嗎?該買誰?該賣誰?
每天就這樣盯著關注名單思考許久,然後什麼也沒動的就關掉電腦去睡覺了。
那個遲遲下不了手調整的我,也許就是其實也不需要調整?
又何必要一直糾纏與說服自己先跟著追再說?
那不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到了現在的程度,該動作的時候身體自然會去動作,心態堅定而無動搖,至少在回顧自己今年至今的每一筆交易中,在這樣的狀態下做的交易都是自己非常滿意的。

再多看一些資料
再想一下
Take it or leave it

‘’’一些展望’’’
川普上任明顯是替全球股市拉開新篇章,波動隨著金口加大在所難免。
面對波動加大就考驗兩點1.反向彈性 2.抱緊
反應的來就做1,反應不來就把2做好

其實也不用什麼花式招術
挑題材夠大的,挑在產業價值鏈裡面能賺最多錢的,挑基本面「剛」開始(或正要)走上修循環的
上修循環已經走了四季以上基本上選擇持有或是減碼
然後可能再找機會開始配置一些跟AI或電動車無關的,或是要開始配指數了?

KUMA熊美股筆記

26 Nov, 15:24


APT-APT-APT-APT-APT
아파트, 아파트, 아파트, 아파트

-對的代言人,對的潮流,對的產品-

2024/8 PUMA宣布BLACKPINK ROSE成為最新品牌大使,參與PUMA的「Rewrite the Classics」計劃,重新詮釋品牌經典鞋款,為新世代運動時尚帶來全新視角。

ROSE出席官宣活動時,腳上那雙卡其Speedcat火速爆紅,從歐美到亞洲都是排隊必須,更直接衝上Lyst index排名第三的位置,寬褲潮流+復古風+不貴的價格+PUMA獨有賽車款。
管理層更近一步指出,Speedcat的風潮,不止於女生,連男款都賣光光。

疫情後的運動品牌御三家NIKE,ADIDAS,PUMA都在庫存調整與消費緊縮中掙扎,ADIDAS在切割Yeezy後找上blackpink代言並復刻多款復古鞋後強勢回歸,已經走回穩健成長的道路。

-對的代言人,對的潮流,對的產品-
將是一個品牌的復活條件,同業NIKE就顯然三者都還沒找齊

近一步從AS(Arc’teryx及Salomon)的ER CALL可以看到,中國在運動品牌的消費是有選擇性的,不要的產品就是不要,想要的產品是搶著要。

回頭看PUMA,占總營收接近5成的鞋類銷售,YoY 2%,扭轉過去連續衰退走勢,整體庫存也已經回到過去十年平均水準,管理層更強調已經準備好要在2025幹一發大的,目前光是預期speedcat就能銷售high single digit million,雖然以一雙90~100歐元概估,約貢獻營收僅4~5%,但考量目前評價不論以PE或甚至PB來看都是生無可戀的程度,如果這把火能點燃品牌熱度,擴散到其他產品線,上修循環將有望重啟。

ROSE與Burno的APT,2024/10月上線三週就突破3.1億次觀看。
2025 BLACKPINK將重啟世界巡迴演唱會。

KUMA熊美股筆記

22 Nov, 05:44


https://youtu.be/v9iFIiwg5QI?si=ILcKTX1tTftvuBlL

KUMA熊美股筆記

19 Nov, 15:32


直播的錄音版上架啦!

因為本人1人作業就不標註時間軸了,列出有人問的問題在下方,時間有限的可以自行跳跳聽。

這集我自己回聽其實表現不太好,部分問題腦袋卡住,然後常常講一講就稍微離題,不過這就是直播的考驗吧。

然後其實我滿猶豫要不要上架的,有一些比較可能會比較偏「挑戰」的說法或評論,不過我必須說,這就是我自己所有研究的成果,我內心真正的想法,我也對此拿自己的錢在下注,所以如有不小心讓聽者感到不舒服或講錯,我都先在此誠心道歉,完全沒有指名道姓,可能都純屬巧合,並無造次或冒犯之意,還請高抬貴手見諒。

一些口誤的部分,NV的每次財報應該都是展望+2B,口誤說成+20%,其他口誤或有說錯的部分有想到再更正。

Apple跟spotify都上架囉

當天的問題
Q1 對於槓桿ETF,TSLL有什麼看法?
Q2 同上,對於msft,TSM..等槓桿ETF的看法?
Q3 川普半導體禁令看法?先進製程與成熟製程
Q4 川普取消電動車補貼
Q5 川普當選秋後算賬?
Q6 台股空單4萬口
Q7 SMCI下市
Q8 直播抽獎東京壽司名店?
Q9 如何抽噴火龍
Q10 如何判斷股價走動能而不是基本面動能?
(講一講腦子忽然卡住....)
Q11 最近股市看法?
Q12 最近看哪些股?
Q13 目前美股配置?為何特別關注KLIC?
Q14 選軟體的挑選因子?IT spending>AI services>valuation>beat and raise
Q15 降息減稅看法
Q16 Burberry看法?
Q17 是否還有做個股分析?怎麼都沒分享了?
Q18 特斯拉大選後是否有減碼?
Q19 凱基軟體報告如何獲得?
Q20 老黃Q3財測給的不高,怎麼看?
(喉嚨忽然卡到)
Q21 Scaling law是否持續?
Q22 唯一支持TSM
Q23 天邊的家出年菜(推)
Q24 MPWR現在怎麼看
Q25 AMD看法
Q26 NET看法
Q27 回頭講Q10
Q28 SNOW的看法
Q29 不會選擇權,如何對沖?
Q30 空手減碼不知道該持有多少現金部位
Q31 NV財爆怎麼辦?
Q32 看好的軟體股
Q33 怎樣叫洗成本?
Q34 剛提到的Druckenmiller採訪影片是哪一部?
Q35 怎麼訓練建立財務模型
Q36 怎麼對公司有清楚的成長論述?無法提出與市場不同論述看法怎麼辦?
Q37 入金
Q38 全職投資?(好像沒錄到)

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utm_source=linktree_profile_share&ltsid=9b23c16c-38b3-4c8e-843c-24a3c806d45c

KUMA熊美股筆記

18 Nov, 15:3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zKq_p8IKqI

KUMA熊美股筆記

15 Nov, 10:27


今晚10點直播群有達100人就開播

一樣還是會錄音弄成podcast啦,所以你如果10點以後不方便跟聽,但有問題想問,也能先進來留言,我到時候就是依序回

KUMA熊美股筆記

12 Nov, 00:03


松葉蟹的季節-鬆懈

被踹個兩腳,持股之一整年表現就要沒了
警惕一下自己🚨

KUMA熊美股筆記

07 Nov, 15:42


KUMA 10月報

月初人跑去關西過生日了,現在才寫

剛好也選舉完了,其實未必民主黨獲勝股市就會大跌,那只是這個時空川普獲勝而且剛好股市大漲,創新高的的同時也代表那可能就是歷史或是近期高點,沒有人能夠知道真正的答案。

創新高的市場總是我上緊發條的狀態,即便從總經到產業再到個股,機率分布上知道這不是終點,但小心駛得得萬年船。

美股市場七星連成一線
1.降息循環開始
2.美股企業有望受惠川普減稅,進一步推動財報盈利,企業也有更多錢可以做回購,或是擴增支出尋求增長率,下一季財報季關注的重點是企業有沒有維持住營利與增長並進的路線
3.選舉結束了,短期內應是太平盛世,快樂聖誕節,半年後川普接軌可能帶來更多動盪。
4.基於上面幾點,全球資金有沒有望進一步回流?

太遠且無法驗證的事情不多談,萬劍歸宗,我們在意的終究是股價,解讀股價告訴你的訊息,對其押注,你正確就有賞,你錯誤就有罰。

這次財報季目前觀察到市場對於不少中小型股反應特別熱烈,尤其有所謂「超預期」的部分,即便其實也沒有太超出什麼預期,因此下注有把握超預期的中小個股,回報也許不錯,只是我們也發現到市場對於要開財報的個股有提前灌入資金,這樣的策略也許就會失效。

你的對手會在開出來上漲之後獲利了結,代表著財報後的所有反應未必真實,當然也可能引起FOMO效應追漲(這也是目前觀察到的情況),因此提醒自己在時間軸上的交易規劃應該更加縝密。

何不好好享受美好的音樂直到尾聲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7M0hbLg48

KUMA熊美股筆記

26 Oct, 10:13


這次的週期不太一樣

歐美半導體設備相關(包含子系統)業者估值在ASML財報後,股價都跌到了值得更深入研究的程度。

對比台廠半導體設備業者開始流傳的小紙條是「這家估值倍數沒有100倍,還有上漲空間」可說是兩個世界。

當然,投資環境屬性的不一樣肯定是其中一個驅動因素,不可概而論之比價。

從數據及近期研究看來,不分記憶體與邏輯、前段、後段甚至到測試,都有一個問題是2020-2022的週期確實建置了過多產能,且2023開始的AI週期對於半導體整體產業來說並不是太全面的復甦,時至今半導體製造業者都還在挪移既有或是重啟閒置產能,因此自身供貨的設備若沒有卡到Nvidia產品必須,業績表現都顯得參差,這項業務比重不夠高的話也不夠格成為矛尖。

歐美半導體設備業者在2023開始被提前交易的「週期復甦」及2023年底向市場溝通2024的強勁成長都原形畢露,所看到的便是波動的訂單量、逐季的下修展望,投資人顯然也沒有耐心再接受總會復甦的說法。

回頭來看總經環境,個人預期美國、中國在利率政策下,機率上是向上,歐洲則似乎表現不如預期,在這季的多家公司電話會議上提到比預期弱。

向下看到產業,消費性市場的兩大宗,手機與PC,AI phone的推進不可逆,與4G升5G不同,推動購買力一定有,微軟也向企業發出通知不同版次的停止更新時間,最慢到明年10月,商用NB這塊更新潮在資安顧慮下是有更換誘因。

再向下看到個別公司,美光與台積支出確定向上,雖然牙膏與三星可能在先進製程端縮手,但總體半導體需求量就是在那,如果都轉到台積製造,台積在產能滿載的情況下也是要再多拉設備吃這兩家轉單。

封裝業者也開始對於先進封裝投資興趣增加,長期來看已經是不可逆的順風。

綜觀來看,一些時間差的逆風,包含中國過度拉貨後的減少,復甦不全面,牙膏與三星的縮手,似乎都只是時間軸錯置的影響。

但最後還是老話一句,逆風投資的一個關鍵在你要有把握他不再下修造成股價下跌,以及你要考量到其他順風的可能繼續上漲。

KUMA熊美股筆記

24 Oct, 02:40


Azure為解決傳統風冷資料中心無法適應未來AI server需要Liquid cooling的問題。

提出了HXU解決方案,看起來就是改造熱交換器,讓既有氣冷設備能夠解冷卻液的熱。

資料中心Rack端很明確液冷不回頭了,但building端其實還滿多困難的,新建的難點就包含空間限制、電力供給,所以這個解方效率或CP值可能不會比全液冷高,但改造起來應該也比建設新的符合液冷設計的資料中心快了,有誘因,市場也夠大。

Delta,Ingrasys,Datacenter HVAC

https://techcommunity.microsoft.com/t5/azure-infrastructure-blog/liquid-cooling-in-air-cooled-data-centers-on-microsoft-azure/ba-p/4268822

KUMA熊美股筆記

23 Oct, 16:07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OevIqFpCiw8giQpANZDnj?si=baf2522913174760

近期算是滿堅定的決定可能過年後要換跑道了,結果聽完這集開始懷疑了😂

感覺上大概像是艾倫看到海的另一邊竟然有別的文明吧(?)

總之,非常棒的內容,感謝Manny、Angela、Vincent

KUMA熊美股筆記

15 Oct, 14:40


來賓點播一首,夜襲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30458#from=ios

KUMA熊美股筆記

11 Oct, 14:19


https://www.marketwatch.com/amp/story/teslas-robotaxi-event-is-stunningly-absent-on-detail-sending-stock-lower-1efce444

黎明前的黑暗?

這篇純粹評論,非買賣建議,慎讀

引用文章,其實這分析師的評論精準
「毫無疑問,特斯拉 特斯拉 在Piper Sandler分析師Alexander Potter看來,這是“無可辯駁的獨特”,他認為週四晚上的“我們,機器人”活動對公司故事中的“真正信徒”充滿活力。
他寫道:“但很難對2025/2026年的估計進行上調——至少沒有任何程度的信念——在我們看來,許多投資者曾期望這一事件能帶來更具體的東西。”」

不過活動中Elon說了一句話讓我卡住很久「因為我們監督式的FSD表現已經良好,所以我們從監督式的往非監督式的發展」

至少我個人原先是預期想看到關於目前監督式FSD的更多進展,像是每英里干擾次數的下降曲線,各國各地區推動採用的進度,未來的一些方向。

只是沒想到,恩???Elon一次飛太遠,這樣太危險😂

但仔細思考這也隱含對於Elon來說監督式FSD已經成熟到沒有需要再像2021及2022的AI day那樣花幾個小時去講解遇到的技術困難,而這次的展示真的也如同他所說的辦的像個「Party」,所以我猜不只是我,許多人當下看完的反應都是,結束了嗎?

還是回歸自己的幾個論點拆開來剖析
1.監督式FSD的完善推動既有或新車輛更多銷售
2.這次展示的Cybercab顯然在未來會是另一種BU叫做Robotaxi

2個論述雖然有關但Robotaxis是未來要畫出新的增長曲線用,其實並不影響既有1已經存在的曲線,加上考量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開始在緊縮後放水的總經環境來看,個人認為不應該過度悲觀看待。

KUMA熊美股筆記

10 Oct, 03:33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projections-imply-losses-tripling-to-14-billion-in-2026

KUMA熊美股筆記

08 Oct, 13:37


而且氣氛對了

KUMA熊美股筆記

03 Oct, 10:22


KUMA 9月報

1.老鮑魚降息超預期
2.中國放水超預期
3.日本換新首相,換位置換腦袋,造成日圓波動
4.AI與電動車產業沒有什麼新話題
5.核能十年都反應在公用事業漲幅了
6.今年上半年漲半導體,下半年走了一半看起來都在漲ITB
7.美光財報帶來的情緒反轉完全沒有持續性,一些資深分析師在call超級週期,視為警訊
8.整個Q3(7~9)波動大但其實主要指數都還是上漲
9.開始慢慢佈局明年一些明確復甦業績會開出來的東西
10.如果Q3財報季在科技板塊沒有出現新的領頭題材,就繼續區間交易保持彈性

KUMA熊美股筆記

29 Sep, 01:49


Podcast上架囉,Apple跟Spotify都有,透過下面linktree選自己想要的平台聽吧。

節目名稱:
KUMA熊美股筆記20240927直播之你終究是來炒股票的

最後面講到TSM的部分不明技術原因沒錄到,下次改進-.-

https://linktr.ee/KUMA_US_INVEST

KUMA熊美股筆記

27 Sep, 11:51


今晚聊聊?

今晚9:50前,群裡面裡面有100人的話就在10點開播,預計到11點。

希望在跳票2次上傳podcast承諾後,這次能順利錄製ㄏㄏ

https://t.me/+bX7gNob8LQcyYjVl

KUMA熊美股筆記

22 Sep, 10:34


風向開始不對?

近期觀察台股券商報告,針對半導體產業出現許多「營收不如預期」等字樣,外資針對台股半導體公司降評數也是我自己這兩年有印象以來較為頻繁。

2021當時最具討論的一篇報告,大摩的記憶體winter is coming,也在今年2024的前幾天再次出現。

花旗甚至表示「$MU Every hedge fund we spoke with is bearish」

目前整體來到《股價-共識-基本面》三者高原期的情況也代表操作與分析難度的上升,潛在獲利空間的下降,當然這樣高原期的也不代表接下來就是要向下,但防守姿勢的預備是肯定要有。

《股價-共識-基本面》三者拉扯的局面,代表的也是鐘擺將開始在區間搖擺,直到平衡被打破,股價對於基本面呈現的反應將是依歸。

KUMA熊美股筆記

13 Sep, 01:13


OpenAI o1

重點:

新的模型範式,訓練端需求更多的RL(train-time compute),推理端再增加time spent thinking (test-time compute)

要Scale這種方法的瓶頸與LLM pretraining不同

初步想法:
1.半導體cycle peak? 我覺得call太早
但我也不打算call什麼super cycle,只是至少目前看起來錯過上檔的風險與吃到下檔的風險一樣高。

2.目前想法是在推理側也要開始有基本的訓練端RL能力,簡單說就是推理端也要開始做訓練端的事情,推理與訓練的界線縮小。

3.雖然基於2可以看好推論端的算力(運算架構、效能)、傳輸及記憶體頻寬等需要再升級,!!但是!!

如果基於這個新模型的應用範式沒有改變,如果他只是讓現有的應用能變得更好(例如chatgpt 回答的更精準),那投資機會一樣還是會只圍繞在雲端基礎建設的軟硬體相關,而不會在端點硬體側看到範式改變。

4.模型的範式改變可能代表基礎的軟體開發架構改變,由於變化速度之快,現階段還是看好GPU>ASIC ,GPU的軟體端彈性較高,但效能跟獲利考量,最後ASIC一樣會受惠,先後順序的問題而已。

https://openai.com/index/learning-to-reason-with-llms/?fbclid=IwY2xjawFQQEpleHRuA2FlbQIxMQABHVsg-xs5RuG0GvC42h63YtwgiWeKIfK6kIiGVN7vP8uS32c-ludl9Ld7LA_aem__N2aigjmQpiM3po4p9Q1pA

KUMA熊美股筆記

11 Sep, 15:40


我很抱歉,錄音到13分鐘好像被Siri無情斷開,後面都沒錄到,上傳podcast這件事情算是卒業預定

大家下季見了,這篇開放給噓(´・Д・)」

KUMA熊美股筆記

11 Sep, 12:01


天時地利有FU,今晚10點來直播閒聊,會錄音,但會不會上傳成podcast就不知道,畢竟我很愛跳票👻

100個愛心就開🤪

KUMA熊美股筆記

03 Sep, 15:21


Kuma 8月報

-檢討-
結果論來看確實是震盪後平盤,月初的走向卻讓我一度覺得會走更有感修正的路線,因此快速反彈的格局就沒有在我假設的交易情境裡;既然沒有吃到最肥的急彈,手上現金就也不急著敲了,邊走邊看。

(現在時間9/3 22:47,也可以看到錯過8/5~8/14那一週的大反彈,後面的交易高機率是吃虧的)

這樣子的急跌急彈,印象中就是2020/3跟2021/5了,當然時空背景不同,共同點大概是台積電跌停了,未來納入重要交易指標。

-觀察-
費半及NQ指數都呈現量更大波動更大的情況,足見共識開始產生極端歧異,但這也暗示了機率分佈上可能的範圍,對於走勢判斷上來說方便了一些。

都市傳說,選舉年9月10月股票表現都不好,然後一路創新高

軟體股相對硬體股的波動較小較有支撐,但目前能看到AI應用層的蓬勃發展其實都在startup,公開市場已經受惠標的不多。

其實在下一次財報季來臨前這種就是垃圾時間,空窗期的走法沒有意外就是財報開完有漲的會繼續漲,跌的會繼續跌,慣性運動吧,是機會還是騙局就仰賴各自對基本面的判讀。

-一些想法-
老鮑魚終於確定要降息,還是看好對於特定產業將有實質性的基本面改善,但已經噴出的那幾隻有破產風險,我還是不太喜歡。

市場對於AAPL的預期拉的挺滿,當然供應鏈check展望也都給的挺好,但這就抽鬼牌,一樣短期回歸機率分佈的問題,慢慢等機會把部位加起來。

其他沒什麼想法,格局設定是區間,就等老巴股什麼時候跟著墜落吧,我猜。

KUMA熊美股筆記

03 Sep, 13:36


https://xueqiu.com/7517920899/303279265

KUMA熊美股筆記

26 Aug, 16: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lH1mUcxODw&t=0s

×
過去10~15年來都有人在質疑AI,非常驚訝現在還有人在質疑AI

×
AI應用層的bottleneck在於GPU供應不足,目前大量的建設都在訓練端,但推論端的建設不足,Andrew也好奇訓練的infra建設與推論infra建設在轉換上是否會有差異?

×
token的生成及處理速度必須要再更快,價格要再更低,才能夠釋放更多更厲害的應用,現在很多雛型已經有了,但處理速度還不足以讓人驚訝

×
Andrew提到,在code這件事情上,GPT3.5甚至表現比GPT4好,(個人解讀)這代表訓練的需求其實是更加廣泛的,不同版次模型其實也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要被解決的問題,都應該有更適合的模型可以使用

×
model與model之間的轉換是存在磨擦的,目前確實有看到有些人開始用claude開發,有些人用llama開發,但多數都還是留在OpenAI的model,因為開發應用很簡單,但評估很難,轉換的摩擦成本就在於評估模型是否適用需要的時間太長

KUMA熊美股筆記

26 Aug, 10:39


https://www.photoroom.com/inside-photoroom/so-you-want-to-rent-an-nvidia-h100-cluster-2024-consumer-guide

-Photoroom , 照片編輯新創
-一開始就打B2B市場,疫情期間就成為許多中小電商愛用產品,生成式AI的出現對於公司是大助力,在既有的編輯功能下讓客戶擁有更快更多的編輯功能
-2023年的ARR為50m,公司2024年的目標是ARR 100m,而這家公司在ARR只有20m的時候就已經實現盈利

-文章表示透過測試Infiniband速度全面優於乙太網互連,隨著節點擴大,差距也在擴大,IF昂貴但可靠,不可靠的網路造成訓練崩潰就會導致資源浪費
-乙太網路整體上並不穩定,但如果cluster慢5%,而成本便宜10%,同時穩定的狀態下,使用乙太網路是值得的
-文章建議有機會的話,買一些H200,聽說售價與H100相同,雙倍內存代表速度更快
-GPU利用率是使用者要去克服的,隨著對cluster的熟悉,預計未來會上升
-訓練需要數據,數據的位置很重要,用串流傳輸(streaming)是不切實際的,每月可能就要1.6m的cost

KUMA熊美股筆記

25 Aug, 15:09


Powell:「It’s Time for Change」

利率政策停滯了一年後,降息終於搬到檯面上,當然市場也沒有緩慢到搬到檯面上才有反應,但對於許多公司的基本面,是真的要搬到檯面上了才會開始有改善。

當2023/7不再升息,停滯至今的利率要說沒有被交易進入估值也非常睜眼說瞎話,所以當降息搬到檯面上的市場動向值得觀察。

降息對於資本市場的含義也包含資金池注入活水,與過去在有限資金下交易的市場環境將有不同,資金灌入何處值得關注。

多數的股票,包含VOO/QQQ等都是收復周四的跌幅
黑馬出線則包含放貸、BTC、房產
表現特差的則為美光

放貸、房產、汽車都是這兩年受到高利率所壓抑的產業,然而汽車包含車用等在週四週五兩個交易日並沒有如同放貸及房產表現突出。(另外太陽能產業也與利率有關)

從反應上來看,多數公司(尤其與AI相關的)顯見其市場參與者並不在意降息與否,所以還是關注該關注的部分,而不要幻想有什麼估值膨脹的肉了8

這些都本小人的想法~僅供參考~微不足道~服用有毒

KUMA熊美股筆記

24 Aug, 15:26


https://www.oaktreecapital.com/insights/memo/mr-market-miscalcu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