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 WARN 天氣預警 @metwarn Channel on Telegram

MET WARN 天氣預警

@metwarn


捉得緊現在,先可以預報未來。

MET WARN 天氣預警頻道提供最新天氣消息,請善用Forward功能轉發信息。

想請我地食件Cake、提供更專業可靠預報,可以撳呢度⬇️
https://www.metwarn.com/donate/

免責聲明:
1. 此頻道的天氣資訊均為非官方資訊,如欲獲得官方資訊,請到香港天文台網頁。

2. MET WARN 天氣預警 不會對使用本頻道資料而導致的任何損失而負責。

網頁: www.metwarn.com

MET WARN 天氣預警 (Chinese (Traditional))

MET WARN 天氣預警是一個提供最新天氣消息的頻道,讓您及時了解天氣狀況並做好相應準備。想要知道未來的天氣如何發展?MET WARN 天氣預警頻道憑藉專業的資訊和可靠的預報,讓您提前預知天氣狀況。

MET WARN 天氣預警鼓勵大家利用Forward功能,將重要的天氣信息分享給更多人。除了提供天氣預報外,如果您想支持我們提供更專業可靠的預報服務,可以透過以下連結進行捐款:
https://www.metwarn.com/donate/

請注意,MET WARN 天氣預警頻道所提供的天氣資訊為非官方資訊,如需官方資訊,請前往香港天文台網頁查詢。同時,本頻道不對使用資料而導致的任何損失負責,請使用者自行判斷風險。

想要隨時掌握天氣動態,請關注MET WARN 天氣預警頻道,並訪問我們的官方網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www.metwarn.com

MET WARN 天氣預警

11 Feb, 23:02


廣東沿岸及南海北部正受一道雲雨帶覆蓋。雷達圖像可見,本港部分地區正受零散雨區影響。

預料本港今日有幾陣雨,雨勢有時或較頻密,讀者出門前可帶備雨具。

MET WARN 天氣預警

09 Feb, 01:10


【降溫不似預期】天文台今晨錄得的最低氣溫為11.8度,為歷屆渣打馬拉松之中的第二低溫。

天文台早前一度預測,今日氣溫或會降至今冬新低。惟在冷高壓中心比預期偏東以及一道雲帶覆蓋的影響下,自昨晚入夜起本港降溫幅度比預期細,至雲層移離並消散後才出現較顯著降溫,導致最終本港整體氣溫較預期高。

MET WARN 天氣預警

08 Feb, 04:04


【久違的乾凍渣馬】渣打馬拉松將於明日(2月9日)舉行。天文台預測,當日氣溫介乎10至16度,日間非常乾燥,濕度介乎35-70%;吹和緩至清勁偏北風,稍後轉吹清勁偏東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表示本屆渣馬或成歷屆最乾燥,以及第二低溫;而歷屆最低溫渣馬則為2004年,當年天文台總部僅錄得8.3度的低溫。

據相關研究指,眾多氣象因素中,氣溫與馬拉松選手平均賽事完成時間以及未能完成賽事的選手百分比(Percentage of non-finishers)的關係最為顯著,而其次則為濕度(只適用於氣溫偏高或偏低的情況);而一定的風勢雖有助選手散熱,但若風勢過大,甚至賽道上出現逆風情況,則會加大選手的體力消耗。以上三者均是人體承受冷/熱壓力(Cold/Thermal Stress)的重要指標。對比前幾屆的「濕熱」,相信今年的「乾凍」對不少參賽者更為有利;惟仍需注意在部分較空曠的賽道(如橋面路段)或會出現較強陣風,加劇風寒效應(有關風寒效應的相關資訊,讀者可參考MET WARN較早推出最新一輯的《氣象通識》),參賽者宜於上述路段留意體力消耗程度。

友台網主 #岳人 今屆亦再度參賽,他對參賽者有以下數項建議:

1. 務必做足熱身,以防寒冷令肌肉繃緊/抽筋;起步前可考慮用便利雨衣保暖。
2. ⁠針對「快腳」:頭段心率爬升雖較慢,但勿胡亂「追心率、亂加速」、宜按原定計劃配速前進;待過半程後體感仍無不妥才考慮提升配速,即 “negative split”。
3. ⁠針對「慢腳」/fun run(walk)/預期做「步兵」者:要提防風寒效應,尤其全馬組跑手在醣份耗盡及流汗後容易失溫,導致不適。

MET WARN 天氣預警

07 Feb, 08:22


天文台在下午4時20分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預料明早寒冷,市區最低氣溫約在11度左右,新界再低兩三度,高地嚴寒。

MET WARN 天氣預警

06 Feb, 11:59


華北內陸的冷空氣將「快閃」南下,預計本港週末天氣再度轉冷。

早前西風暖脊將暖空氣「迫上」高緯度地區,促使冷空氣南下。按照現時預測,明日日間北風逐漸增強,明晚氣溫進一步下降,最冷的天氣會出現在星期日凌晨至早上,多處地區會跌至10度或以下,新界多處嚴寒,高地氣溫會接近零度。

由於是次冷空氣過程缺乏明顯南支槽影響,因此會以乾冷為主。然而,星期五至星期六初時雲量較多而地面乾燥,星期六下午天色則會漸轉晴朗。

現時預測東亞內陸缺乏阻塞形態,冷高壓亦會較快東移,因此寒冷天氣不會持續影響香港,下週初至中期氣溫會逐漸回升。

MET WARN 天氣預警

06 Feb, 08:47


天文台發出特別天氣提示,預測星期日(2月9日)市區最低氣溫將進一步下降至9至10度水平,有機會是入冬以來的最低紀錄。

而週末期間新界多處地區早上嚴寒,高地氣溫或接近冰點。

此外,由於風寒效應較顯著,身體感覺的溫度會較實際氣溫低。市民(特別是進行戶外活動的人士)宜留意天氣變化。

MET WARN 天氣預警

06 Feb, 03:33


天文台更新九天天氣預報,預測週日市區最低氣溫將降至10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05 Feb, 12:41


日本廣泛地區受大雪影響,北海道東部帶廣市12小時降雪量打破日本國內的最高紀錄。氣象廳預計,未來一兩日,北陸、新潟等地積雪量會急升。

受到低壓系統的影響,北海道東部地方於2月4日晚上開始受暴雪影響。當中帶廣市一小時降雪量曾高達24厘米,12小時降雪量高達120厘米,打破日本國內12小時降雪量的最高紀錄。積雪量由前天僅5厘米,於24小時內急增至129厘米。

與日本東北三陸海域的低氣壓相關的偏南氣流將水氣不斷輸送到北海道東部,而三陸海域的海水溫度比正常高出5度,加速水氣蒸發。同時冷空氣覆蓋北海道,當低氣壓相關的水氣與冷空氣相遇時便會引致大雪。

除此之外,冷空氣亦影響日本其他地方,氣象廳預計北陸以及新潟等地今明兩日積雪量或會急增。

MET WARN 天氣預警

04 Feb, 03:41


天文台預料,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會在接近週末抵達華南沿岸,週末期間該區早上寒冷,內陸地區嚴寒。

預測星期六及日天氣寒冷,當中週日(本年渣馬賽事日)最低氣溫預計會降至11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04 Feb, 00:19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今早本港多處氣溫降至寒冷水平,天文台總部則錄得最低氣溫12.2度。

預料明日氣溫稍微回升,但週六起氣溫將再次下降。

MET WARN 天氣預警

03 Feb, 08:21


天文台在下午4時20分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預料明早寒冷,市區最低氣溫在12度左右,新界再低兩三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03 Feb, 03:33


天文台預測,明日(星期二)早上天氣寒冷,市區最低氣溫為12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02 Feb, 12:59


一道冷鋒將於明日凌晨至早上橫過華南沿岸,帶動囤聚在南嶺以北的冷空氣南下。預料屆時本地北風增強,並且可能有一兩陣雨,氣溫亦會明顯下降。

按照現時預測,星期二(即正月初七「人日」)早上,部分地區氣溫可能降至12度或以下的寒冷水平。

至於本週後期的氣溫變化,仍存在較大變數,仍須觀察南支槽的發展以及內陸冷空氣能否再度南下擴展。MET WARN會適時再作更新。

MET WARN 天氣預警

28 Jan, 16:01


踏入乙巳蛇年大年初一,恭祝大家新年進步,萬事勝意、身體健康!

預料農曆新年假期期間氣溫雖然會逐步回升,但天氣依然清涼,年初一(29/01)上午新界仍然可能會降至寒冷水平氣溫。嚟緊幾日有計劃外出拜年嘅朋友就要留意天氣變化喇!

MET WARN 天氣預警 仝人鞠躬

MET WARN 天氣預警

28 Jan, 14:03


受冬季季候風影響,預料年初一大致天晴,早上氣溫仍有機會達寒冷水平。

年初一晚起,預料一股較為暖濕的偏東氣流會逐漸取代季候風,本港氣溫會逐漸回升。隨著偏東氣流在周末緩和,屆時本港天氣會較為潮濕,晚間沿岸有機會出現薄霧。

預測一股東北季候風會在下週初抵達華南,屆時該區氣溫會再度下降。

MET WARN 天氣預警

27 Jan, 13:31


每逢冬天,喺大風落雨嘅日子,身體總係會覺得特別凍。「風寒效應」究竟係乜?香港濕凍,世界第一?今集《氣象通識》,會同大家拆解一下有咩因素會主宰寒冷天氣對我哋身體嘅影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Onw6CvbZU8

MET WARN 天氣預警

27 Jan, 01:00


【寒冷年廿八】本港今晨錄得創入冬新低氣溫。天文台總部的最低氣溫為10.6度,為2008年以來最冷的年廿八;而高地氣溫更降至嚴寒水平,大帽山及昂坪今晨錄得的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0度及4.5度。

目前本港離岸海域仍受強風影響,高地更間中吹烈風。強風疊加低溫會加劇風寒效應,使體感溫度更低。如非必要,讀者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於當風處。

預料大除夕天氣仍然寒冷,今明兩日有計劃外出的讀者應注意保暖。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Jan, 11:59


天文台更新本港地區天氣預報,預測明日早上市區最低氣溫約10度,新界部分地區嚴寒,而高地氣溫顯著較低,並可能結冰。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Jan, 07:42


天文台在下午3時30分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

現時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空曠地區風寒效應較顯著,需要出外的市民請按需要添衣。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Jan, 03:04


天文台於上午11時正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冷鋒正橫過本港,西部與北部地區氣溫已開始下降。市民應注意保暖。

MET WARN 天氣預警

24 Jan, 13:29


一道冷鋒將在星期日日間橫過本港,受隨後的強烈北風潮影響,當日日間至週一初時空曠地區、離岸及高地會吹強風,天氣顯著轉冷。

市民應留意屆時風寒效應會較顯著,如有戶外活動或工作,應按需要增添保暖衣物。

按照目前預測,週一、週二(除夕)早上市區最低氣溫將降至11、12度,新界普遍再低兩三度。是次冷空氣過程以「乾冷」為主,天晴及非常乾燥。

MET WARN 天氣預警

20 Jan, 16:34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更新)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5年1月21日(星期二)上午12時17分台灣發生一次 6.0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14度,東經120.59度附近,即嘉義之東南偏南約41公里(即距離香港之東約67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

香港天文台接獲超過一百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 (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有關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詳細解釋,請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hko.gov.hk/tc/gts/equake/mms.htm

MET WARN 天氣預警

20 Jan, 16:29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香港天文台地震網絡偵測到市民報告的本地有感地震。天文台將會儘快公布進一步分析資料。

MET WARN 天氣預警

19 Jan, 03:33


天文台預料,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會在週末期間抵達華南,下週初沿岸地區天氣轉冷,大致天晴及乾燥。

目前天文台預測,1月27日及28日(下星期一及二)市區的最低氣溫分別為12度及11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Jan, 13:01


【MET都傾】新一年,我哋為大家帶來全新自家製清談式節目「MET都傾」!以輕鬆形式同嘉賓暢談與氣象相關嘅大小事。打響頭炮嘅有友台嘅三位創辦人,聚首一堂齊齊話當年,令大家對氣象迷呢個群體認識更多!

聲畫或稍有瑕疵,望各位見諒!

鳴謝出席:
追風人
岳人 Geo Trekker
不專業天文台

#MET都傾
場地提供:T Garden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_HacYcw5p8c?si=Lj5WcSEOCT9RiPKp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Jan, 11:00


MET WARN 預料一股強烈冬季季候風會在農曆新年前抵達華南沿岸,屆時本港天氣顯著轉冷,風勢增強。

然而,電腦模式對南支槽強弱仍有分歧,因此未能斷定屆時屬「乾冷」或「濕轉乾冷」。MET WARN會適時再作更新。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Jan, 04:02


四代氣象迷同台,有”MET”咁好傾呢?
MET WARN早前誠邀三位同主播哥哥生於不同年代嘅氣象迷,一齊吹下水,交流下自己嘅興趣,講下各自嘅「威水史」,輯錄而成專屬民間氣象界嘅自家製清淡式節目!
想睇嘅朋友,就記得今晚(18/01)香港時間夜晚9點鐘準時收睇喇!

追風人
岳人 Geo Trekker
不專業天文台

#MET都傾

MET WARN 天氣預警

17 Jan, 08:46


今日(1月17日)是阪神・淡路大地震發生30周年。這場都市直下型大地震造成6434人死亡,是日本自二戰後死傷人數第二多的地震災害。

地震發生於1995年1月17日日本時間凌晨5時46分。震央位於神戶及淡路島之間的大阪灣,震源深度16公里,規模達7.3級。以兵庫縣神戶市為首有7個地方被判定震度達日本氣象廳震度階級表中最高的「震度7」,為日本設立震度階級表後首次發生達「震度7」的地震。

地震造成嚴重破壞,阪神高速公路有長達600米路段倒塌;超過二十萬棟建築物倒塌或受損。

地震發生後多處發生火災,尤其於木造建築物十分密集的神戶市長田區有接近7000棟建築物被焚毀。火勢燃燒兩日才被救熄。

這場地震是日本戰後首次有大都市發生直下型大地震,造成的破壞及死傷相當大,亦直接改變了日本的防災政策。由於地震中的死難者中有9成的死因都屬建築物倒塌致死,突顯當時日本建築物的抗震力不足。因此在2000年,建築物的抗震標準被進一步強化。

MET WARN 天氣預警

15 Jan, 13:05


雖然過去一兩日天氣回暖返些少,不過受到新一輪冷空氣補充影響,今晚開始又會翻風兼轉涼。

天文台預測,明後兩日朝早市區最低氣溫都係13度。要特別注意嘅係,由於今次風勢唔算大,加上係「乾冷」,新界內陸地區嘅輻射冷卻效應又會再次變得明顯。嚟緊一兩日早晚新界嘅氣溫會再比市區低好幾度。早出晚歸嘅朋友要特別注意保暖啦!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Jan, 13:01


日本九州日向灘6.9級地震,氣象廳在日本時間晚上9時55分發出「南海海溝地震臨時情報(調查中)」,會調查本次地震與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南海海槽巨大地震之關係。

去年8月8日,日向灘發生7.1級地震,氣象廳曾發布南海海溝地震臨時情報(巨大地震注意),指出預測的震源區域再發生大規模地震的機會較平常高。不過無提前避難之需要,但應再次確認日常防災措施,而且需要做好隨時避難的準備。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Jan, 12:33


日本九州日向灘發生6.9級地震,宮崎縣最大震度5弱。氣象廳向宮崎縣及高知縣發出海嘯注意報,預測會出現最高1米海嘯。

MET WARN 天氣預警

12 Jan, 08:05


受冬季季候風影響,今日本港天氣非常乾燥,本港多處的相對濕度下降至百分之20或以下。其中,赤鱲角機場及京士柏的相對濕度更一度下降至百分之10左右。

在天晴乾燥的條件下,預計晚間新界仍會受較顯著的輻射冷卻影響,明早新界繼續普遍寒冷。

MET WARN 天氣預警

12 Jan, 01:33


受冷空氣影響,天文台總部今早錄得最低氣溫11.0度,再創今冬新低。

由於夜間風勢稍微減弱,新界北部個別地區於日出前出現較明顯的輻射冷卻,當中打鼓嶺今早錄得最低氣溫僅3.8度。

預計未來兩三日氣溫逐漸回升,但明早市區天氣仍然相當清涼。

MET WARN 天氣預警

11 Jan, 13:02


每逢冬天,居住喺新界嘅朋友時常都會聽到天氣報告中「新界再低兩三度」嘅預報。點解每次都係新界特別凍,係咪專登「恰」新界人呢?MET WARN新一集《氣象通識》會同大家講吓咩叫「輻射冷卻」!

https://youtu.be/bvzD8Wyimzo?si=Xbao7xp_KJUusCR4

MET WARN 天氣預警

11 Jan, 08:31


天文台在下午4時30分再次發出霜凍警告,預料新界部分地區及高地氣溫顯著較低,明早在高地或新界北部可能出現地面霜。

MET WARN 天氣預警

11 Jan, 00:40


截至今早8時30分,天文台總部錄得最低氣溫11.5度,為今冬新低,亦是今冬第二個寒冷日。

由於風勢稍大,新界內陸地區的輻射冷卻未算明顯,今早氣溫普遍介乎8至9度。

預料明早天氣仍然寒冷,但日夜溫差稍大,讀者應繼續注意保暖。

MET WARN 天氣預警

10 Jan, 14:06


美國加州大洛杉磯地區近日受山火肆虐,當地最少10人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更預計高達500億美元。

是次山火的幕後黑手之一為「聖塔安娜焚風」(Santa Ana Winds)。當高氣壓位於美國西部的大盤地(Great Basins)時,風會由乾燥的內陸吹往岸邊,期間途經南加州的山脈。此時,空氣被逼先抬升,「落山」下沉之際則會變得更乾燥。另一方面,空氣經過山谷時亦會加速,令處於背風面的南加州沿岸受風勢強勁的乾熱風影響。

聖塔安娜焚風吹襲期間,不但天氣乾燥,容易「點起」火頭,火勢亦能順著大風而迅速蔓延。此外,強勁的風勢或導致電纜和樹木倒塌,並為山火提供新的燃料。當地環境研究專家數年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更形容,要控制此類山火,只能「祈求」風勢減弱,否則消防部門可謂無計可施。

近年全球山火肆虐,與氣候變化的關係成為各方爭論的「戰場」。有氣象學者在社交媒體表示,氣候變化帶來的其中一個影響為降水模式的改變,並指出新氣候更容易出現「一年濕,一年乾」的鐘擺式降雨。此種情境下,第一年降水旺盛期間成長的植被,會在第二年天氣乾燥之際成為「源源不絕」的燃料。

就南加州而言,當地踏入12月後,降水一般有所增加,但今冬至今可謂「滴水不沾」,與去年同期當地出現多次水浸可謂大相逕庭。整體來說,當地秋冬雨季則似乎有延遲展開的趨勢,令乾燥天氣與聖塔安娜焚風重疊的時間有所增加,從而增加山火風險。

值得強調的是,天氣系統的配置與氣候變化並非山火肆虐的唯二原因,當地樹林管理、城市設計等因素亦不容忽視。

回到香港,秋季天氣乾燥之際,亦不時出現山火,但大部分「火頭」均屬人為引起。因此,讀者郊遊之際,應小心處理火種,同時不應隨意生火。

MET WARN 天氣預警

10 Jan, 08:33


天文台在下午4時30分發出霜凍警告,預料明早在高地或新界北部可能出現地面霜。

MET WARN 天氣預警

10 Jan, 07:16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更新)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下午2時40分廣東汕尾以南海域發生一次 4.2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1.30度,東經115.72度附近,即香港天文台之東南約200公里(即距離香港之東南約20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

香港天文台接獲超過十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 (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有關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詳細解釋,請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hko.gov.hk/tc/gts/equake/mms.htm

MET WARN 天氣預警

10 Jan, 07:07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更新)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下午2時40分廣東汕尾以南海域發生一次 4.2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1.30度,東經115.72度附近,即香港天文台之東南約200公里(即距離香港之東南約20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

香港天文台接獲超過十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 (二)度,即在樓宇上層或合適位置,且在靜止中的人有感。

有關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詳細解釋,請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hko.gov.hk/tc/gts/equake/mms.htm

MET WARN 天氣預警

10 Jan, 06:52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香港天文台地震網絡偵測到市民報告的本地有感地震。天文台將會儘快公布進一步分析資料。

MET WARN 天氣預警

09 Jan, 14:41


受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預料未來兩三日市區早上天氣寒冷。

預料本港未來兩三日吹和緩至清勁北至東北風,離岸及高地風力間中達強風程度。市民途經空曠地方或風洞效應較顯著的地方時,應注意風寒效應的影響。

是次冷空氣過程屬乾冷,預料未來兩三日天氣乾燥且天朗氣清,日間氣溫因而會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市民出外穿搭應顧及日夜溫差和風寒效應。

此外,現時預料新界和市區的溫差會較大,內陸地區最低氣溫或下探至嚴寒水平,居於新界的市民應注意入夜後氣溫下降的幅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09 Jan, 08:24


天文台在下午4時20分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預測本港未來兩三日早上天氣持續寒冷,明早市區最低氣溫約在12度左右,新界部分地區及高地嚴寒。

MET WARN 天氣預警

09 Jan, 01:12


天文台發出特別天氣提示,預測週末期間晚間輻射冷卻頗為顯著,新界內陸地區及高地有機會出現結霜現象。

此外,預計未來兩三日新界部分地區及高地嚴寒(7度或以下),高地間中吹強風,風寒效應較顯著。

MET WARN 天氣預警

08 Jan, 03:42


天文台最新預測週五至週日早上寒冷,週末期間市區低溫僅11度,新界部分地區嚴寒。

此外,預計週末非常乾燥,最低相對濕度降至百分之25。

MET WARN 天氣預警

07 Jan, 15:20


西藏定日縣今早發生6.8級地震。據內地傳媒報道,地震至今導致超過100人死亡,摧毀近3000棟房屋。

是次地震強度高,震源深度僅10公里,屬淺層地震,導致地面出現劇烈搖晃,破壞力亦較大。而西藏位於歐亞板塊及印度澳洲板塊交界附近,兩塊板塊碰撞形成青藏高原,該區的地震活動較為頻繁。

當局表示,未來有機會發生5級左右的餘震,但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較低。

MET WARN 天氣預警

05 Jan, 13:45


預料一股冬季季候風會在本週後期影響華南沿岸,屆時該區天氣轉冷。

受其相關的冷平流影響,MET WARN預計本週後期天氣轉冷,最低氣溫會普遍降至12度或以下。

預計週末至下週初漸轉大致天晴及乾燥,風勢有所減弱。受輻射冷卻效應影響,預料新界早上仍然普遍寒冷,日夜溫差較大。

MET WARN 天氣預警

05 Jan, 03:34


天文台預料一股冬季季候風會在星期四抵達華南沿岸,該區天氣轉冷,並且下調星期五及六(1月10日及11日)的市區最低氣溫預測至12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02 Jan, 14:42


友台所舉辦之「2024年香港天文、地理及氣象大事選舉」現正接受投票,請投選你心目中的大事!投票期由即日起至1月11日晚。

投票網頁

MET WARN 天氣預警

01 Jan, 13:33


【摩羯報告】天文台已發布2024年9月襲港的熱帶氣旋摩羯報告。根據天文台資料,摩羯在南海的最高持續風速一度達每小時230公里,成為1950年有紀錄以來,南海第二強的熱帶氣旋,與2023年熱帶氣旋蘇拉並列。

摩羯在本港西南偏南330公里左右掠過,其最接近本港時,一度出現偏西甚至西南偏西的路徑。本港普遍受強風至烈風影響,高地風勢更達暴風程度。值得一提的是,中環碼頭受強烈外圍雨帶影響期間,錄得每小時139公里的最高陣風,為該站2005年有紀錄以來第三高,僅次於2018年熱帶氣旋山竹及2023年熱帶氣旋蘇拉。

截至2024年,天文台已連續14年風季須發出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數字颱風警告系統於1917年設立以來第二長的紀錄。1917年至1941年期間,天文台更曾須連續25年風季懸掛烈風或以上信號。

因應惡劣天氣不停市措施於2024年9月23日起生效,摩羯亦成為過往既有機制下,最後一個令本港休市的熱帶氣旋。

MET WARN 天氣預警

31 Dec, 16:02


踏入2025年,MET WARN謹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歷經挑戰連連的2023年後,相對平淡的2024年亦正好給予團隊喘息的空間,好讓我們沉澱過後繼續迎接新挑戰。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鼓勵、督促,陪伴我們走過十二個寒暑。

來年,MET WARN會一如既往堅守初心,於各個範疇再作新嘗試,務求繼續提供創新且優質的服務。

MET WARN 天氣預警

31 Dec, 01:59


預料今日(除夕)日間本港風勢微弱,局部地區有煙霞;但晚間會轉吹偏東風,雲量增多,體感或稍微變涼。計劃出外倒數的市民應留意天氣變化,如有需要可帶備薄外套傍身。

按照現時預測,明日(元旦)本港仍然吹偏東風,大致多雲,高地風力間中達強風程度。有意前往山上或郊外觀賞新年首個日出的市民,可在出發前透過天文台的天氣照片或高空氣象觀測資料,判斷目的地的雲量多寡,以免失望而回。

無論是出外慶祝,還是留在家中靜待新一年的到來,MET WARN都祝福大家過上一個愉快的除夕夜!

MET WARN 天氣預警

30 Dec, 13:31


【回望2024】今年風季共有七股熱帶氣旋影響本港,其中九月的摩羯及十一月的桃芝帶來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今年風季由五月的熱帶氣旋馬力斯揭幕,為2016年以來再度於五月「開季」。至於七、八月本應屬風季傳統「旺季」,但期間僅有熱帶氣旋派比安於七月影響本港,八月甚至未有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2015年來首次。

九月初的摩羯於南海增強為超強颱風,天文台一度評估其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30公里,打破去年熱帶氣旋蘇拉的紀錄,成為1946年以來八號或以上信號生效期間,強度最高的襲港風暴。摩羯亦是1950年有記錄以來,南海第二強的熱帶氣旋,僅次於2014年熱帶氣旋威馬遜。最終摩羯在本港西南偏南330公里左右掠過,為本港帶來首個八號信號,部分地區吹烈風。

今年「旺淡季」對調的風季,踏入深秋後迎來反高潮,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共有四股熱帶氣旋如同「接力賽」般影響香港。當中桃芝更帶來1946年以來年內最遲發出的八號信號,但風暴靠近本港期間進一步減弱,導致烈風與本港擦肩而過;緊接而來的萬宜雖然僅帶來一號信號,但在其與天文大潮以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下,本港低窪地區廣泛出現水浸,天文台潮汐站更全數錄得破十一月紀錄的潮位。

MET WARN 天氣預警

29 Dec, 20:33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更新)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4年12月30日(星期一)上午3時51分台灣發生一次 5.0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60度,東經120.79度附近,即嘉義之東北偏東約44公里(即距離香港之東北偏東約690公里),震源深度約5公里。

香港天文台接獲數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 (二)度,即在樓宇上層或合適位置,且在靜止中的人有感。

有關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詳細解釋,請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hko.gov.hk/tc/gts/equake/mms.htm

MET WARN 天氣預警

29 Dec, 20:16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香港天文台地震網絡偵測到市民報告的本地有感地震。天文台將會儘快公布進一步分析資料。

MET WARN 天氣預警

29 Dec, 13:20


【回望2024】今年雨季雖然未曾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但天文台全年共發出41次暴雨警告,是「黃紅黑」系統成立以來最多的一年。最終全年累積雨量接近正常值,截至今日已超過2300毫米。

今年主要雨季於4月中開始,該月數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其中影響較顯著的一次出現在4月30日晚上,強對流為香港帶來超過時速100公里的猛烈陣風,新界西部的元朗更接獲冰雹報告。

較極端的降雨則出現在5月4日早上,將軍澳時雨量一度達145毫米,天文台需要發出全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更一度明言有機會需要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亦首次引入「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天氣術語,分別代表每小時100毫米和140毫米的雨量。

多個熱帶氣旋亦為本港「貢獻」不少雨量,在深秋颱風接踵而至的11月,總雨量更比正常高近五倍。當中11月18日本港受熱帶氣旋萬宜和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部分氣象站日雨量打破11月紀錄。

值得一提,9月28日中午有不少人在維港兩岸目擊驚心動魄的一幕。一個水龍捲在紅磡對開海面形成,並維持數分鐘,是自1959年有龍捲風記錄以來,第一次接獲維港內出現水龍捲的報告。

MET WARN 天氣預警

28 Dec, 14:10


【回望2024】談及2024年的氣溫變化,在全球暖化的大環境下,還是離不開「熱」字。

今年酷熱日數高達52日,僅次於2021年和去年54日的紀錄;熱夜日數則達50日,乃有記錄以來第四高。此外,四月及十月各自打破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月均溫紀錄。

全年最高氣溫則出現在9月17日。當日天氣極端酷熱,天文台總部氣溫上升至35.7度,亦剛巧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中秋節。

至於寒冷天氣方面,天文台總部錄得10天寒冷日,與氣候平均值相若。然而,首三個月氣溫可謂「大上大落」。

在一月下旬,強烈冬季季候風及南支槽為本港帶來「濕凍」天氣及顯著降溫。天文台總部在1月23日錄得全年最低氣溫6.3度,是2018年2月1日後首次錄得嚴寒日。大帽山更跌至零下2.9度,並有結冰及霧淞報告。

二月下半旬香港則受較溫暖的海洋氣團影響,天氣異常溫暖。三月上旬則有一股冷空氣「姍姍來遲」,天文台總部錄得2010年以來三月最低氣溫,多區氣溫降至單位數。

MET WARN 天氣預警

23 Dec, 13:30


【最遲八號波】深秋風暴接力賽| MET WARN 天氣預警 (2024)

2024年深秋,潭美、銀杏、桃芝、萬宜於一個月內先後襲港,當中桃芝為本港帶來二戰後年內最遲發出的八號風球。隨後來襲的萬宜於東北季候風及天文大潮夾撃下,本港錄得11月破紀錄潮位,多處低窪地區出現水浸。回望2024,MET WARN與大家解構這一場「深秋風暴接力賽」。

https://youtu.be/gURke5XLWe0

MET WARN 天氣預警

21 Dec, 08:22


天文台在下午4時20分,再度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預測明早天氣寒冷,市區最低氣溫預測下調至12度,新界再低兩三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20 Dec, 14:34


天文台在下午10時30分,發出寒冷天氣警告。預料明日市區最低氣溫約在12度左右。

入夜後,新界內陸地區出現顯著輻射冷卻效應,氣溫顯著較低。北潭涌及打鼓嶺氣溫降至嚴寒水平。

MET WARN 天氣預警

20 Dec, 00:31


受冬季季候風影響,天文台總部今早錄得最低氣溫11.9度,為今冬首個寒冷日。

由於天氣乾燥、雲量少且風勢微弱,新界出現較顯著的輻射冷卻,打鼓嶺最低氣溫僅得5.7度。

預料未來數日受冷空氣補充影響,天氣仍然相當清涼。

MET WARN 天氣預警

19 Dec, 12:39


受乾燥冬季季候風影響,預料本港明早天氣寒冷,但讀者應留意新界及市區溫差或較大,日間氣溫回升幅度亦相對顯著。

由於現時雲量較少,風勢較弱且天氣乾燥,預料新界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輻射冷卻,氣溫較市區低幾度。

同時,預料明日日間市區最高氣溫達19度,讀者出門穿搭宜顧及較大的日夜溫差。

MET WARN 天氣預警

19 Dec, 08:21


天文台在下午4時20分,發出入冬以來首個寒冷天氣警告。

預測明早天氣寒冷,市區最低氣溫約12度,新界再低幾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16 Dec, 13:22


隨著雲量減少及風勢轉弱,預料今晚及未來一兩日早晚,輻射冷卻效應會較為明顯,新界內陸地區氣溫會顯著較低。

預料新一輪冷空氣補充會在星期三稍後抵達廣東,屆時本港風勢會有所增強,氣溫稍為下降。天文台預料,星期四氣溫會下降至14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15 Dec, 02:37


受東北季候風持續影響,今早各區氣溫較昨早普遍再低一兩度。天文台總部錄得13.0度,再創入冬以來最低氣溫紀錄。新界及離島普遍下降至12度或以下,高地氣溫顯著較低,大帽山降至3.1度。

預料今日至明早初時本港受廣東西部雲帶影響,且明早低溫仍然較低。隨著大氣中層於明日日間轉為乾燥,預料明日日間本港天氣將逐漸轉晴,隨後兩三日早晚新界與市區的氣溫差異較大。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Dec, 01:21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今早天氣相當清涼,天文台的氣溫降至13.8度,是入冬以來的新低,新界部分地區氣溫降至12度左右,高地的大帽山更錄得3.3度的嚴寒水平。

預料今日日間大致多雲,缺乏充沛日照下日夜溫差會較細。冷高壓相關的冷平流會在今晚至明早進一步南探,明早的氣溫預計會比今早稍低,市民應注意保暖。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Dec, 17:46


強烈季候風信號現正生效。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本港離岸及高地吹偏北強風,氣溫進一步下降。

預料週末期間風勢頗大,高地氣溫顯著較低,風寒效應顯著。市民進行戶外活動要注意保暖,以及留意大風可能造成的影響。

MET WARN 天氣預警

12 Dec, 02:34


一股東北季候風已抵達華南沿岸,預料週末氣溫進一步下降,但降溫幅度仍存變數。

【變數一:冷空氣厚度】
各大電腦模式對冷空氣的厚度仍存些微分歧。儘管今輪冷空氣較有可能翻越香港以北、華南一帶的丘陵地形,但過程中冷空氣的厚度會有所削薄。冷空氣抵港時厚度的些微差異,足以影響其能否穿越市區以北的山嶺(如大帽山及獅子山等),以及能否由新界一帶滲透至港九市區。

【變數二:大氣中層的水氣狀況】
各大電腦模式預料周末期間廣東沿岸近地面的空氣乾燥。然而,大氣中層的水氣多寡則存在變數。歐洲模式預計廣東沿岸雲量較少,天色較為明朗;美國模式則預測大氣中層的水氣較多,雲帶會較長時間覆蓋廣東,甚至會帶來微雨。

由於地面乾燥,若屆時出現降雨,雨水從高空降至地面時,會蒸發成水氣並「吸走」大氣中的熱力,引發「蒸發冷卻」現象,有機會令降溫更顯著。雲雨帶是否有所發展,將影響本港最終的降溫幅度。

MET WARN 天氣預警

08 Dec, 14:41


現時影響本港的東北季候風會逐漸緩和,本週中期氣溫回升。受另一股較強的東北季候風影響,接近週末起氣溫將會顯著下降,市區天氣相當清涼。

各大電腦模式初步共識顯示,12月中旬起東亞地區的大氣環流形態有所轉變,有利囤積在東亞內陸的強冷空氣向華南擴展。

目前天文台預測星期日(15/12)市區的最低氣溫為13度。至於氣溫預報會否有再下調空間,仍需視乎大氣環流能否有效更集中地把具規模的冷空氣帶至華南。現階段各電腦模式對冷空氣的南探程度及降溫幅度仍然存在一定分歧。

MET WARN 天氣預警

08 Dec, 01:12


【入冬新低】天文台今晨錄得16.0度,為入冬以來最低,新界普遍降至13至14度,而位於高地的大帽山更低見6.2度的嚴寒水平。

今日天氣會維持晴朗乾燥。隨著冷高壓逐漸東移出海,今晚至明早本港會由偏北風逐漸轉為東至東北風,初時風勢較大,天氣仍然較涼。隨後一兩日氣溫回升,但雲量增多。

MET WARN 天氣預警

07 Dec, 02:02


英國氣象局對威爾斯(包括卡迪夫及史雲斯等城市)發出最高級別的紅色大風警告,同時對英格蘭西南部發出橙色大風警告。

預料氣旋Darragh會為英格蘭西南部及威爾斯帶來高達每小時110至140公里的強陣風,部分地區甚至可能會出現停電。當地讀者應留在室內,避免外出。

MET WARN 天氣預警

06 Dec, 12:59


近日本港日間天氣和暖,但週末期間天氣會有所轉涼。

現時囤積在廣東北部一帶的冷空氣會逐漸向南擴展,相關的北風潮會在明日早上抵達沿岸地區,明晚天氣會逐步轉涼,預計星期日早上市區最低氣溫降至約16度,新界再低兩三度。

然而,是次北風潮持續時間較短暫,下週中期的氣溫再度回升。而另一股較強的冷空氣會在下週後期抵達廣東,但最終降溫幅度仍有變數。

MET WARN 天氣預警

30 Nov, 13:32


天文台預測2024/25年度本港冬季平均氣溫正常至偏高、雨量接近正常。

預計未來一兩個月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會繼續降溫至正常至偏低水平。

各大氣候模式均預測2024/25年冬季華南的溫度屬正常至偏高水平。香港天文台預料本港今個冬季氣溫正常至偏高,但預計仍間中會出現寒冷天氣(日最低溫在12℃或以下),並預料香港今年冬季的寒冷天氣日數接近正常(即約9至17天)。

MET WARN 天氣預警

30 Nov, 02:23


【入秋最低】天文台今晨錄得16.5度,為入秋以來最低。

晚間輻射冷卻效應顯著,新界北部部分地區氣溫降至寒冷水平。「輻冷常客」北潭涌及打鼓嶺更分別降至8.5及8.2度。

預料今日大致天晴及乾燥,如風勢保持微弱,今晚至明晨新界部分地區再受到輻射冷卻影響的機會存在。而隨後數天將逐漸回暖。

MET WARN 天氣預警

29 Nov, 15:42


受輻射冷卻影響,新界氣溫顯著較市區低。

今日天晴乾燥及風勢微弱,均有利輻射冷卻。目前新界多處降至13度左右,打鼓嶺及北潭涌更降至10度以下。

MET WARN 天氣預警

29 Nov, 14:01


韓國近日迎來有紀錄以來最強初雪。昨日(11月28日)上午8時(韓國時間),首爾、仁川、水原分別錄得28.6、26及43厘米的積雪,其中首爾積雪量為1907年當地開始氣象觀測以來十一月最高,亦為全年第三高紀錄。

截至今日下午(29日),暴雪做成至少4人死亡,超過150班航班延誤或取消,部分陸上及海上交通亦受影響。

MET WARN收到居於韓國的讀者有關水原市情況的報告。讀者指,當雪深及腳踝時已感寸步難行,汽車亦因路面結冰而無法行駛。縱然降雪於今日稍為緩和,但因為部分積雪融化後再凝結成冰,令行人路亦十分「跣滑」。

韓國氣象廳指,是次暴雪的幕後黑手為「切斷低壓」及較正常暖的黃海海水溫度。切斷低壓的成因與近期西風脊在中亞地區隆起有關,而位於西伯利亞的阻塞高壓猶如一個「肥仔」,「逼斷」位於朝鮮半島以北的西風槽,其分裂出來的切斷低壓會「包住」位於西風槽以北、源自北極的強冷空氣。

此外,黃海在夏秋兩季的氣溫較正常高,所以十一月海水溫度仍較氣候平均值暖。當切斷低壓西南側的西北風,吹過位於朝鮮半島以西的黃海時,就產生了「上冷下暖」的局面,導致更多水氣被蒸發。當這些水氣移至較冷的陸地時,便會觸發降雪,而與切斷低壓相關的冷空氣亦令冰晶降落至地面時不易融化。

目前韓國氣象廳已解除所有地區的大雪警報,惟由於積雪徹底融化需時,路面結冰風險仍然存在,身處當地的讀者應保持警惕。

MET WARN 天氣預警

25 Nov, 23:00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現時本港離岸及高地吹強風。此外,今早氣溫較昨日同期低兩度左右。

天氣轉涼加上風勢較大,體感或稍涼,讀者出門前可帶備外套旁身。

MET WARN 天氣預警

22 Nov, 14:46


相信讀者近日已經感受到涼意。雖然周末期間氣溫或稍為回升,但預計11月下旬末會出現較顯著的降溫。

預料一道加深的西風槽會於下星期中後期橫過東北亞地區,帶動槽後內陸的冷空氣向南擴展。按照現時預測,本港市區氣溫較大機會下降至14、15度左右。

至於氣溫會否有進一步下調空間,需要視乎內陸冷高壓的強度、冷空氣最終「入射角」和本港天氣由濕轉乾的時間。

MET WARN 天氣預警

22 Nov, 13:11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更新)據香港天文台的初步分析,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下午8時40分台灣發生一次 4.7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21度,東經120.23度附近,即嘉義之西南偏南約32公里(即距離香港之東約630公里),震源深度約15公里。

香港天文台接獲超過十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到輕微震動,震動維持數秒。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 (二)度,即在樓宇上層或合適位置,且在靜止中的人有感。

有關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詳細解釋,請參閱以下網頁︰https://www.hko.gov.hk/tc/gts/equake/mms.htm

MET WARN 天氣預警

22 Nov, 12:59


[本地有感地震報告] 香港天文台地震網絡偵測到市民報告的本地有感地震。天文台將會儘快公布進一步分析資料。

MET WARN 天氣預警

22 Nov, 07:04


美加西岸近日接連受溫帶氣旋吹襲。從水氣雲圖可見,東北太平洋有兩股溫帶氣旋活躍,甚至出現「藤原效應」,互相沿著兩者的軸心作逆時針旋轉。

於本周初吹襲美加西岸的溫帶氣旋屬短時間內急速發展的「炸彈低氣壓」,其中心氣壓一度下降至約940百帕。

按照現時預測,正在發展的溫帶氣旋亦可能符合炸彈低氣壓的標準,但其強度將不及上一個吹襲美加西岸的溫帶氣旋。

(雲圖來源:cyclonicwx.com)

MET WARN 天氣預警

21 Nov, 07:00


熱帶氣旋萬宜在南海北部減弱成一低壓區後,與其殘餘相關的暖濕東南氣流與東北季候風幅合匯聚,誘發一道廣闊雲雨帶形成,並「黐實」廣東沿岸地區,令昨日(11月20日)本港幾乎下了整日雨,日間早段的雨勢有時頗大。

昨日天文台總部錄得73.8毫米雨量,超越11月唯二需要發出黃色暴雨警告的日子(2006年11月21日及2022年11月3日)所錄得雨量,躋身有紀錄以來11月份首十位的日雨量。而截至今日中午(11月21日),本月累積雨量已高達191.9毫米,為有紀錄以來第二多雨的十一月,亦令本年累積雨量突破2300毫米,與同期平均雨量值(2388.2毫米)的差距收窄不少。

MET WARN 天氣預警

20 Nov, 14:00


熱帶氣旋萬宜襲港之際正值天文大潮,配合東北季候風「夾攻」,導致星期一(11月18日)晚本港水位明顯上漲。讀者提供的相片可見,沙田城門河、將軍澳沿岸等低窪地區均出現水浸。

MET WARN於熱帶氣旋摩羯襲港期間,推出非官方的「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旨在提高讀者對風暴潮及熱帶氣旋暴雨的警覺,而非只聚焦單純以本地風力為準的風球。

就今次個案而言,雖然強風只間中影響離岸和高地,但由於低窪地區有水浸風險,MET WARN當時仍將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為「提防」級別。

翻查11月18日地面天氣圖,可見冷高壓中心位於朝鮮半島。在萬宜的共同影響下,台灣海峽一帶的氣壓梯度變得頗為緊密,風場掃描亦顯示該區吹東北烈風,將本港上游的海水推至沿岸,相信是當晚風暴潮較預期更明顯的原因。

然而,亦因為今次季候風的風向偏東北,加上萬宜當晚仍處於本港東南海域,導致季候風直接經台灣海峽流向風暴北側環流,「跳過」了珠江口一帶。風場掃描顯示,萬宜與東北季候風共伴產生的大風區集中影響南海東北部,珠江口鄰近海域風勢較預期弱。簡單而言,本港今次「潮強風弱」可以說是大氣形勢「一體兩面」的結果。

萬宜「風」與「潮」的差異頗大,MET WARN希望今次個案可以說明「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的作用。我們亦會繼續精益求精,為讀者提供更準確和「貼地」的氣象資訊。

MET WARN 天氣預警

19 Nov, 23:30


受熱帶氣旋萬宜的殘餘環流和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廣東沿岸正受一道雲雨帶覆蓋,本港雨勢亦較頻密。

截至早上7時,本港多區已錄得約20毫米雨量,氣溫已下降至18度或以下。讀者今早出門前,可帶備雨具及外套傍身。

MET WARN 天氣預警

19 Nov, 15:45


【萬宜「水庫」】本港昨晚(11月18日)受到熱帶氣旋萬宜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錄得超出預期的破紀錄潮位。天文台的潮汐站全數打破11月最高紀錄潮位。位於吐露港的大埔滘,水位一到上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52米,而港內的鰂魚涌水位則上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3.36米,逼近2021年熱帶氣旋圓規襲港時的水位。尖鼻咀、石壁、大廟灣、大澳^、以及橫瀾島的水位則分別升至約3.49、3.37、3.31、3.36、及3.25米。

翻查天文台的風暴潮紀錄資料庫,萬宜影響期間,大埔滘(紀錄由1962年開始)及鰂魚涌(紀錄由1954年開始)的最高水位分別排行該站有紀錄以來眾多熱帶氣旋之中的第9及第6,冠絕所有十一月襲港以及僅帶來一號及三號風球的熱帶氣旋,甚至超過部份帶來十號風球的熱帶氣旋。

*尖鼻咀的最高潮位於11月19日零時過後錄得
^大澳潮汐站屬渠務署管轄

MET WARN 天氣預警

19 Nov, 14:10


[風暴速報] 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在下午10時10分取消。

MET WARN 天氣預警

19 Nov, 11:55


天文台表示,會在晚上10時1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過去數小時,萬宜繼續減弱並遠離珠江口,唯受天文大潮、東北季候風及萬宜的共同影響,香港沿岸水位今晚會升得比平常高,預料今晚約10時至午夜時分,維多利亞港的海水高度會上漲至海圖基準面以上接近3米,而大澳的海水高度則會上漲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1米。

預料個別沿岸低窪地區仍然可能出現輕微水浸,身處受影響地區的讀者仍需繼續採取適當預防措施。

MET WARN 天氣預警

19 Nov, 00:29


受東北季候風及萬宜外圍雨帶的共同影響,本港今早天氣進一步轉涼。截至上午8時,普遍地區氣溫下降至19度左右。

預計本港今日驟雨轉趨頻密,雨水蒸發有機會觸發進一步降溫,加上空曠地方風勢較大,體感或較涼,市民應注意天氣變化。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Nov, 23:52


天文台表示,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至晚上10時。

天文台預料,本港沿岸水位在今晚10時至午夜時分會升得比平常高,維多利亞港海水高度會上漲至海圖基準面以上接近3米,大澳海水高度則會上漲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1米。

與萬宜相關的雨帶正影響廣東沿岸。天文台預料,本港今日雨勢有時較為頻密,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偏北強風。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Nov, 15:29


【MET WARN 最新風暴整體影響程度評估】

MET WARN 現時評估,明晚風暴綜合影響程度再次達「提防」級別,代表低窪地區有水浸風險。

適逢天文大潮,本港各區明晚天文潮位會達海圖基準面以上2.7至2.8米。在萬宜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下,預料本港明晚會再有0.3至0.5米既額外增水,部分低窪地區總水位會達海圖基準面以上3.0米或更高,並會出現水浸。身處低窪地區的讀者要繼續採取防水浸的措施。

風力方面,預料本港明日大部分時間離岸及高地吹偏北強風,空曠地區及市區的風力差異會較大。身處空曠地區的讀者應保持警惕。

此外,預料本港明日驟雨逐漸增多,而雨水蒸發有機會觸發進一步降溫。天文台目前亦預測,市區氣溫會下降至18到19度,加上大風和有雨,體感會稍涼一點。讀者出門前除了帶備雨具之外,亦請帶備外套防風。

* 有關風暴綜合影響程度評估的簡介,可參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zTc5xFmwQ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Nov, 14:30


https://www.youtube.com/live/Zl_kY9aJUq4?si=swBKjKMUjOxaQW-C

MET WARN 風暴直播室即將開始!!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Nov, 14:06


截至晚上9時55分,大埔滘的最高潮位達海圖基準面以上3.38米,已經打破該站11月份最高紀錄。

MET WARN稍後會於該處附近的安全位置為大家直擊報道,敬請留意。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Nov, 10:29


【十點半・風暴直播】一號戒備信號生效,預料本港低窪地區今晚有水浸風險。

今晚十點半,MET WARN《風暴直播室》會繼續為大家跟進萬宜的風雨潮實況及預測,敬請留意。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Nov, 08:29


受熱帶氣旋萬宜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加上本次天文大潮水位較高,預料今晚本港低窪地區會出現水浸。

今早漲潮期間,吐露港水位錄得約0.6米的額外增幅,維多利亞港則為約0.4米。預料今晚低窪地區水位會有約0.5米的額外增幅,吐露港海水高度或上漲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3米。

有關今明兩日本港風雨潮實況和預測,MET WARN會在今晚《風暴直播室》作詳細分析。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Nov, 07:53


天文台表示,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至明早10時。除非萬宜採取較為偏北的路徑或以較高強度靠近廣東沿岸,否則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的機會較低。

隨著萬宜靠近華南沿岸,加上與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本港離岸及高地會吹偏北強風,而受地形屏蔽影響,普遍地區吹強風的機會較低。

MET WARN 天氣預警

18 Nov, 04:59


【非官方預測:MET WARN 最新評估】

MET WARN 目前評估,天文台就熱帶氣旋萬宜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機會為「低至中等」。

萬宜進入南海中北部後,未有重新增強的跡象。預料其中心北側,與東北季候風疊加的烈風區會與珠江口保持一定距離。同時,今明兩日本地主要吹北至東北風,受地形屏蔽影響,預料近地面風勢難以顯著增強至烈風程度。

MET WARN 會時刻跟進風暴的最新動向,適時對風球概率評估作出調整。

MET WARN 天氣預警

17 Nov, 22:57


天文台表示,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至下午6時。

天文台預測,維多利亞港的海水高度會在今晚至明日凌晨上漲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米,大澳則上漲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3米。

天文台亦表示,會視乎萬宜與珠江口的距離、其減弱程度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今晚至明日初時是否需要發出三號強風信號。

MET WARN 天氣預警

17 Nov, 22:41


[風暴速報] 一號戒備信號在上午6時40分發出。

表示有一熱帶氣旋,在香港約800公里內,可能影響本港。

請在計劃活動時考慮天氣的轉變,並注意離岸海域可能有強風。

MET WARN 天氣預警

17 Nov, 21:32


天文台表示,會在上午6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Nov, 17:21


[風暴速報] 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在上午1時20分取消。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Nov, 16:01


現時位於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萬宜將於下週初進入南海,但其最接近本港的距離、方位和強度存在變數。

預料一股東北季候風會在下週初抵達華南沿岸。萬宜屆時的強度變化,須視乎風暴與東北季候風的「時間競賽」,以及其橫過菲律賓期間結構所受的破壞。

現時部分電腦模式預測,萬宜進入南海東北部後,會先稍作增強,隨後再減弱。相反,亦有部分電腦模式預測萬宜受東北季候風影響的時間較早、減弱較快,因而較早轉向西至西南移動。

無論如何,萬宜及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預料下週初華南沿岸風勢頗大。MET WARN亦會繼續留意萬宜的動向,適時作出更新。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Nov, 14:33


桃芝令天文台發出二戰後最遲「八號波」,但最終烈風只間中影響高地及南部離岸海域,八個指定測風站無一錄得烈風。實測風力較預期遜色,箇中因由有二:一為桃芝「埋門一腳」之際,影響香港的雨帶較預期弱;二為桃芝橫過本港以南水域時已進一步減弱。

昨日下午至傍晚的雷達圖像可見,桃芝北側雨帶仍然頗為旺盛;晚間風場掃描則顯示,桃芝的烈風區覆蓋香港東南部水域。這些數據顯示,本港部分地區當時存在烈風風險。

然而,午夜前後開始,受南支槽前的西南風影響,桃芝雨帶發展由覆蓋整個北側,逐步轉為偏向東北側。南支槽前的西南風可謂雙面刃,一方面有利低空氣流抬升,但另一方面亦加強垂直風切變。強烈的垂直風切變最終「佔了上風」,一方面導致本港未受強雨帶影響,另一方面亦加快了桃芝的減弱速度。

桃芝於今早才緩慢掠過本港以南水域,但已是強弩之末。今早風場掃描未能在桃芝中心附近測得烈風,代表即使風暴仍有熱帶風暴強度,烈風範圍亦相當細小。雖然當時本港逐漸轉吹較當風的東至東北風,但普遍地區亦只錄得強風,而非八號風球標準的烈風。

相比之下,昨晚較接近桃芝西北側烈風區的本港東南部地區,風力相對較大。位於港島東部的北角測風站一度測得七級強風,MET WARN團隊成員亦於小西灣測得暴風程度的陣風。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Nov, 14:21


[風暴速報] 一號戒備信號在下午10時20分發出,取代三號強風信號。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Nov, 12:50


天文台會在今晚10時20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Nov, 04:30


昨晚桃芝襲港期間,位於菲律賓以東的熱帶氣旋天兔亦爆發增強,發展出成熟而細小的「針眼」,與另一隻以「烏拉」和「蛤」聞名的可愛兔仔可謂大相逕庭。

現時各大氣象機構主要使用同步衛星觀察熱帶氣旋。同步衛星與地球自轉週期一致,固定在同一位置,可以每數分鐘便提供一張雲圖。然而,同步衛星的解像度有一定限制,加上受觀測角度影響,有機會無法完全窺探針孔型風眼,例如無法準確探測風眼溫度。相比之下,極軌衛星解像度更高,可以更準確捕捉針眼,但卻有觀測密度較低的缺點。

路徑方面,天兔路徑較先前預計稍微偏南。按照現時預測,天兔即將登陸呂宋東北部,隨後較大可能於呂宋海峽轉向東北移動;然而,亦有部分電腦模式預計天兔減弱速度較快,因此較早轉受東北季候風引導,並轉向西南而非東北移動。

至於會否登陸台灣,則須視乎天兔減弱速度、實際轉向位置和台灣地形影響。現時身處或即將前往台灣的讀者,應密切留意最新風暴消息。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Nov, 02:32


天文台表示,三號強風信號將會在今日日間大部分時間維持。當桃芝對本港的威脅進一步減低時,天文台會改發一號戒備信號或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桃芝繼續減弱 ,預料本地風力會逐漸緩和,但初時仍然普遍吹強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烈風。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Nov, 02:27


[風暴速報] 三號強風信號在上午10時20分發出,取代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預料本港平均風速每小時41至62公里。

現時風力仍然強勁,請勿鬆懈防風措施。小型船隻現在駛離避風塘仍有危險。

MET WARN 天氣預警

14 Nov, 01:47


本港正轉吹東至東北風,先前受地形屏蔽的地方可能變得當風。現時維港內的北角仍然吹強風,離岸海域的橫瀾島間中吹烈風。

天文台已表示即將改發三號強風信號。雖然現時本港風力未達八號風球的烈風標準,但讀者途經較空曠地方或「風口位」時,仍須注意強風可能帶來的影響。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22:49


天文台表示,會在上午10時2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21:53


天文台表示會視乎本地風力的減弱程度,考慮於上午10時至正午12時之間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桃芝現正最接近本港,在香港以南約150公里內掠過。預料桃芝將減弱及遠離本港,本地風力會在今日日間逐漸緩和。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20:15


本港東部及南部風力正在增強。讀者提供的影片可見,位於港島南部的赤柱正灘雖然未見明顯雨勢,但風速仍然頗大,海浪亦不停拍打岸邊。

過去數小時,橫瀾島和長洲泳灘的最高持續風速分別為每小時78公里和66公里,達烈風程度。維港方面,北角錄得每小時53公里的七級強風,中環碼頭亦一度錄得強風。

隨著桃芝在本港以南掠過,與其相關的強風至烈風有機會由東往西擴展,而其東北側的強雨帶亦有機會影響本港,並為部分地區間中帶來烈風。讀者應繼續保持警惕。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17:25


午夜過後,本港風力有所增強。位於港內的北角氣象站,錄得持續風速達強風程度。

預料今日初時本港部分地區風勢頗大,尤其南部、離岸及高地。市民請留意天氣變化。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16:09


【MET WARN 最新風暴整體影響程度評估】

MET WARN 現時評估,今日整日風暴綜合影響程度會維持在「提防」級別,代表大家不應鬆懈防風措施。

現時預料,今日上半日本港部分地區,尤其南部地方及離岸海域,會間中吹烈風;加上本港會受桃芝北側的雨帶影響,間中有狂風驟雨,雨帶掠過期間或伴隨強陣風。在大風及大雨的共同影響下,體感或較為惡劣。

隨著桃芝減弱及遠離本港,預料今日下半日風勢會逐漸緩和。然而,華南沿岸仍會受到桃芝東側環流的暖濕氣流影響,加上南支槽前的西南風,將促進暖濕氣流抬升及由南往北推進。因此預料即使風勢減弱,今日稍後時間仍有大雨風險,讀者不應掉以輕心。

至於風勢緩和速度,則要視乎屆時桃芝的減弱程度,以及風暴遠離本港的實際時間同速度。MET WARN 會密切留意本地風力情況及雨帶發展,適時更新相關消息。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15:24


天文台表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會至少維持至星期四早上10時。

預料桃芝隨後會減弱及遠離本港,本地風力會在明日日間逐漸緩和。天文台會視乎桃芝的動向及本地風力的減弱程度,評估改發三號信號的時間。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15:11


[風暴速報] 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在下午11時10分發出。

預料本港平均風速每小時63公里或以上。

請盡快完成所有防風措施,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14: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g4IukFMCw

MET WARN 風暴直播室即將開始!!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13:11


[風暴速報] 預警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特別報告

香港天文台宣布會在今天(11月13日)下午11時10分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本港風勢將會增強。

MET WARN 天氣預警

13 Nov, 13:02


【深秋烈風】天文台已宣布將於晚上11時10分發出八號信號,打破1972年熱帶氣旋柏美娜維持逾半世紀的紀錄,成為二戰後最遲發出的八號信號。

而自1917年數字颱風信號設立以來至1941年間,天文台則曾分別於1927年11月20日及1939年11月23日懸掛「四號」及「八號」烈風信號,後者更曾兩度令本港懸掛九號風球。若將以上紀錄計算在內,桃芝將位列第三。

MET WARN即將進行直播,為大家跟進及報道帶來二戰後最遲發出八號波的熱帶氣旋桃芝,敬請留意。

MET WARN 天氣預警

05 Nov, 13:45


預料位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銀杏未來一兩日會移向呂宋海峽一帶,隨後頗大機會進入南海,但屆時強度變化和與華南沿岸的距離仍存變數。

按照現時預測,一股東北季候風補充會在周末抵達華南沿岸,屆時銀杏較大機會轉向西南移動。惟銀杏轉向的實際位置和時間,須視乎其減弱速度和進入南海前的移動速度,電腦模式就此尚未達成共識。

銀杏環流細小,烈風圈半徑小於200公里,加上缺乏西南季候風支援,預料風暴環流難以擴大。即使華南沿岸受東北季候風影響,但銀杏仍須採取較遲轉向西南移動的路徑,拉近與華南沿岸的距離,本港才會出現相對明顯的共同效應。

MET WARN會繼續留意銀杏的動向,適時作出更新。

MET WARN 天氣預警

03 Nov, 14:13


天文台表示,位於菲律賓以東之西北太平洋的低壓區已增強為熱帶低氣壓。

天文台預料該熱帶低氣壓會在未來數天逐漸增強,移向呂宋海峽以東一帶,強度有機會達到颱風級別。

MET WARN 天氣預警

02 Nov, 13:20


西班牙華倫西亞近日出現罕見暴雨,已導致超過200人死亡,是該國數十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惡劣天氣事件。

是次暴雨的「幕後黑手」是從高空槽分裂出來的冷心低壓(又稱切斷低壓),配合地中海偏高的水溫,加劇了大氣低空和高空的溫差,因而誘發強對流持續發展。氣象部門表示,有氣象站於8小時內錄得近500毫米雨量,相當於當地一年的平均總降雨。

氣象專家指出,氣候變化令海水溫度上升,加上大氣可承載的水氣有所增加,均會令降雨強度越發極端。

受雨災影響,西班牙足球聯賽部分賽事亦須延期,當中包括原定週六舉行、現時西甲次名皇家馬德里作客華倫西亞的賽事。

MET WARN 天氣預警

01 Nov, 15:01


【消失了的初冠雪】截至今日(11月1日)為止,日本富士山尚未有任何「初冠雪」的跡象,成為自1894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最遲的一次,亦為首次於10月完結前仍未出現初冠雪。

「初冠雪」的定義為「首次從山下以肉眼看到整個或部分山體被雪或其他白色固體降水覆蓋」。山梨縣甲府地方氣象台會以每年當地錄得最高氣溫的一天為標準,當天過後確認富士山初次積雪時,便會宣布初冠雪的出現。歷年最早出現初冠雪的日子為2008年8月9日,最遲分別為1955年以及2016年10月26日,而平均值則為10月2日。

日本當局認為,初冠雪遲遲未出現與當地今年異常炎熱的天氣有關。日本今年夏季受到強勢的副熱帶高壓脊影響,夏季全國平均氣溫與2023年並列為1898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其中7月份的全國平均氣溫創下該月份的歷史新高,而6月及8月的平均氣溫則為該月份的次高,這份暑氣更一直延伸至秋季。

「富士山尚未初雪」成為各地媒體爭相報道的熱話,惟富士山「初冠雪」的定義並不能夠百分百與富士山「第一次積雪」掛勾。實際上,初冠雪須由甲府地方氣象台確認及宣布才可視為官方承認;換言之,假若積雪出現於甲府地方氣象台未能以目測方式確認的位置,便有機會出現首次積雪但非初冠雪的情況。以2016年為例,其實早於9月25日已能夠從山梨縣富士吉田市及靜岡縣等位置觀看到富士山出現積雪,富士吉田市政府當時甚至單方面宣布富士山已出現首場降雪,但甲府地方氣象台最終要待同年的10月26日才承認富士山出現初冠雪。

按照目前預測,11月5日前後會再有一股冷空氣影響日本,屆時海拔3000米以上的位置氣溫或會降至0度或以下。然而,會否出現初冠雪則仍有待觀察。

MET WARN 天氣預警

31 Oct, 08:04


台灣中央氣象署表示,熱帶氣旋康妮已於今日下午1時40分登陸臺東成功附近。預料康妮會繼續以西北路徑移動,橫過臺灣並趨向閩浙一帶。

目前臺灣部分地區仍然被康妮異常廣闊的颶風圈籠罩,多處錄得具破壞性的猛烈風力,臺東蘭嶼較早前錄得的最高陣風高達每小時281.5公里。

預料今日餘下時間當地天氣會持續惡劣,身處當地的讀者宜繼續留意天氣變化,避免非必要的外出。

(雷達圖像轉自臺灣中央氣象署)

MET WARN 天氣預警

30 Oct, 13:21


預料熱帶氣旋康妮會在明日稍後登陸臺東至花蓮一帶,並為台灣廣泛地區帶來風雨。

最新微波掃描顯示,康妮正進行眼壁置換。由於康妮本身風眼已較大,預料雙重眼壁的結構會導致其核心風區進一步擴大。身處台灣的讀者,即使位於離預測登陸地點較遠的地區,仍須注意潛在的風雨影響。

假如康妮登陸台灣,將是2008年以來,台灣首次一年內有三個颱風登陸。

MET WARN 天氣預警

28 Oct, 13:10


預料現時位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康妮會在未來數日靠近台灣鄰近海域,但會否登陸台灣仍存變數。

過去數日,康妮受到大氣高空較強的東北風影響,對流發展集中在中心西南側。由於電腦模式低估風暴中心受對流拉扯的程度,因此預測路徑出現持續往西南調整的趨勢。此外,由於早前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潭美消散速度較預期快,變相「讓出」康妮西南側的空間,亦導致康妮採取較預期偏西南的路徑。

現時一道短波槽正通過中國東北部,預料短期內副熱帶高壓脊會往東調整,導致康妮轉為採取西北偏西的路徑。然而,康妮短期內中心會否繼續往對流調整,將影響副熱帶高壓脊隨後數日重新西伸的空間多寡,對後續路徑有「骨牌效應」般的影響。

現時各大電腦模式預料,康妮較大可能於本周中後期靠近台灣。然而,仍有部分集成預報成員預計康妮會移入南海東北部,相關可能性暫時未能完全排除。

MET WARN會繼續留意康妮的動向,適時作出更新。

MET WARN 天氣預警

28 Oct, 08:48


天文台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斥資5500萬購置三台相控陣天氣雷達,擬建一個覆蓋全港的相控陣天氣雷達網絡。

新雷達選址建議位於長洲、流浮山、東龍洲,與現時位於沙螺灣的相控陣雷達形成覆蓋全港的網絡。

與傳統的天氣雷達相比,相控陣雷達掃描速度較快,以及掃描層面較多。惟相控陣雷達有效探測範圍較細,需要購置多個相控陣雷達才可以覆蓋全港。

天文台又計劃屆時將有關數據透過網頁或「我的天文台」手機應用程式發放。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Oct, 16:20


[風暴速報] 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在上午12時20分取消。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Oct, 14:33


天文台表示,當潭美對本港的威脅解除時,會取消一號戒備信號。

過去數小時,潭美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並遠離本港,本港風力在晚間將進一步緩和。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Oct, 14:21


[風暴速報] 一號戒備信號在下午10時20分發出,取代三號強風信號。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Oct, 13:50


天文台將會在晚上10時20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

過去數小時,潭美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並遠離本港,預料本港風力會在晚間逐漸緩和,惟與潭美相關的外圍雨帶仍然會影響珠江口一帶。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Oct, 08:57


天文台表示,三號強風信號會至少維持至今晚十時。並表示本港風力會在今晚至明早減弱,視乎本地風力變化,屆時考慮改發一號戒備信號。

預料本港吹偏東強風,高地間中達烈風程度。而與潭美相關的外圍雨帶正移近珠江口一帶,本港有幾陣狂風驟雨。

海面有大浪及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Oct, 02:50


天文台表示,三號強風信號會在今日大部分時間維持。

隨著潭美遠離,今晚至明早本港風力會逐漸減弱,屆時天文台會考慮改發一號戒備信號。

潭美今早已增強為颱風。在潭美與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下,其強風區正逐漸影響珠江口一帶。而隨著今日漸轉吹偏東風,原先受屏蔽的地區會變得當風,本港風勢將會增強及有幾陣狂風驟雨。

MET WARN 天氣預警

26 Oct, 02:41


[風暴速報] 三號強風信號在上午10時40分發出。

預料本港平均風速每小時41至62公里。

請將容易被風吹倒的物件綁緊或搬入室內,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MET WARN 天氣預警

25 Oct, 23:56


天文台表示,會在早上10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天文台亦表示,過去數小時潭美稍為增強,並繼續穩定向偏西方向移動,在香港以南約五百多公里掠過,其外圍雨帶正影響廣東沿岸。

天文台預料,本港今日風勢將逐漸增強,稍後將轉吹偏東強風,高地間中吹烈風,原先受屏蔽的地區可能會變得當風。

MET WARN 天氣預警

25 Oct, 20:20


天文台表示,會考慮在早上9時至11時之間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在潭美與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下,相關的強風區及雨帶會逐漸影響珠江口一帶,預料本港今日風勢將逐漸增強。

隨著今日稍後轉吹偏東風,原先受屏蔽的地區可能會變得當風。

MET WARN 天氣預警

25 Oct, 15:30


【非官方預測:MET WARN 最新評估】

MET WARN 目前評估,天文台就熱帶氣旋潭美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的機會為「高」。

隨住潭美明日移至本港西南方,預料本港會轉吹地形屏蔽較少的東北至東北偏東風,部分地區有機會受強風影響,高地風力間中接近烈風程度。

至於更高信號機會方面,由於潭美會與本港保持500公里左右的距離,加上廣東沿岸缺乏強雨帶持續發展的誘因,所以本港吹烈風機會甚微。因此,MET WARN 評估天文台就熱帶氣旋潭美發出八號信號的機會為「低」。

MET WARN 天氣預警

25 Oct, 15:16


【MET WARN 最新風雨影響時序評估】

風力方面,預料本港明日會轉吹地形屏蔽較少的東北至東北偏東風,因此明日日間本地風力會有所增強,部分地區有機會吹強風,高地風力間中接近烈風程度。隨著潭美進一步遠離,預計風勢會在星期日初時緩和。

降雨方面,預料潭美會在明日日間移至本港西南方,在與其相關的東南風及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預料周末期間南海北部及廣東沿岸會有零散雨區發展,屆時本港間中有驟雨。然而,由於潭美極向流出受限,預料風暴北側對流發展不會特別旺盛,風暴帶來暴雨的風險不大。

MET WARN 天氣預警

25 Oct, 14:30


風暴直播室即將開始啦!

一號戒備信號繼續生效,預料至少維持至明早6時。MET WARN《風暴直播室》會為大家報道潭美的最新動向以及風雨影響時段預測。

https://www.youtube.com/live/XF-QMLhM1tQ?si=lVcysRHq_GH9I2tM

MET WARN 天氣預警

25 Oct, 11:07


【十點半・風暴直播】
一號戒備信號繼續生效,預料至少維持至明早6時。MET WARN《風暴直播室》今晚會為大家報道潭美的最新動向以及風雨影響時段預測,敬請留意。

CLSS我哋Youtube!
https://youtube.com/@metwarn?si=OqMozWDGoV5MLqYu

MET WARN 天氣預警

25 Oct, 07:51


天文台表示,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至明日(10月26日)早上6時。亦會視乎潭美相關的強風區與珠江口的距離,以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在明日日間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預料潭美明早在香港以南約500公里掠過,但隨著潭美逐漸移向本港西南面,本港明日稍後會轉吹偏東風,原先受屏蔽的地區可能會變得當風。而與潭美相關的雨帶亦會逐漸影響廣東沿岸。

MET WARN 天氣預警

25 Oct, 00:56


天文台表示,一號戒備信號會至少維持下午六時,而隨後是否需要發出三號強風信號,要視乎潭美與本港的距離及本地風力變化。

由於主要吹偏北風,受地形屏蔽影響,今日日間本港普遍風力不會顯著增強。

潭美今早穩定地向偏西方向移動。預料潭美今日日間大部分時間會與本港保持約600公里以上距離。

MET WARN 天氣預警

24 Oct, 17:55


天文台表示,一號戒備信號至少維持至今日中午12時。隨後是否需要發出三號強風信號,要視乎潭美與本港的距離及本地風力變化。

潭美會逐漸移向海南島一帶,隨後移動路徑及強度存在變數,有機會在下週初於海南島附近徘徊,甚至轉向偏東方向再次橫過南海中北部。

天文台亦表示,會密切監測潭美的動向,評估是否需要繼續維持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MET WARN 天氣預警

24 Oct, 17:40


[風暴速報] 一號戒備信號在上午1時40分發出。

表示有一熱帶氣旋,在香港約800公里內,可能影響本港。

請在計劃活動時考慮天氣的轉變,並注意離岸海域可能有強風。

MET WARN 天氣預警

24 Oct, 15:31


【非官方預測:MET WARN 最新評估】

MET WARN目前評估,天文台就熱帶氣旋潭美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的機會為高。

由於潭美環流仍然頗為廣闊,加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南海東北部風勢已經頗大,風場掃描可見已普遍吹起7級強風。MET WARN 預料本港部分地區有機會受強風影響,高地間中吹烈風。

MET WARN會時刻跟進風暴的最新動向,適時更新相關資訊。

MET WARN 天氣預警

24 Oct, 15:15


【MET WARN 最新風雨影響時序評估】

風力方面,隨著潭美進一步靠近,加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廣東沿岸風勢會在明日較後時間開始增強,預料星期六大部分時間本港部分地區吹強風,高地間中吹烈風。由於屆時本港大部分時間會吹北至東北風,雖然市區受地型屏蔽影響,風力相對較細,但空曠地方、離岸及高地風勢會較大,讀者要注意市區與上述地方的風勢差異。

降雨方面,由於潭美極向流出受限,預料風暴北側的對流發展不會特別旺盛;但隨著潭美移至本港西南方,在與其相關的東南風及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MET WARN 預料周末期間南海北部及廣東沿岸會有零散雨區發展,屆時本港間中有驟雨。

MET WARN 天氣預警

24 Oct, 14:29


風暴直播室即將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live/45qMbV9EwEo?si=RumN-_Glt1VqE1P6

MET WARN 天氣預警

24 Oct, 11:56


天文台會在午夜12時至凌晨3時之間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MET WARN 天氣預警

24 Oct, 10:34


【十點半・風暴直播】
強烈熱帶風暴潭美即將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天文台亦已經表示會於今晚10時至明晨4時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MET WARN的《風暴直播室》今晚10時半會為大家報道最新風暴消息,分析潭美的最新動向,敬請留意!

CLSS我哋Youtube!
https://youtube.com/@metwarn?si=OqMozWDGoV5MLqYu

MET WARN 天氣預警

24 Oct, 04:07


天文台表示,會在今晚10時至明早4時之間發出一號戒備信號。亦會視乎潭美的動向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於星期五稍後至星期六初時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潭美隨後的移動路徑存在變數,有機會在下週初於海南島附近徘徊甚至轉向偏東方向再次橫過南海中北部,但會逐漸減弱。

MET WARN 天氣預警

23 Oct, 15:38


熱帶氣旋潭美即將登陸呂宋,進入南海後預料採取穩定偏西的路徑移動;與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下,預料離岸及高地周五至周末期間吹強風。然而,潭美移至海南島附近海域後的路徑存在頗大變數。

MET WARN最新風暴分析,與大家探討三號風球概率和潭美未來動向。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lE35cjvR8

MET WARN 天氣預警

22 Oct, 14:19


現時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熱帶氣旋潭美會在周四移入南海。在潭美與東北季候風影響下,預料周五及周末期間本港離岸及高地吹強風,有幾陣驟雨。

過去一日,潭美路徑較預期稍微偏西南。現時風暴受中等強度的垂直風切變影響,加上極向流出受限,因此對流分布不對稱,集中在中心西南側。現階段未能排除中心進一步往對流一側調整,或新中心在對流下發展的可能。

潭美進入南海後,預料會受西環副熱帶高壓脊引導,採取穩定偏西的路徑,風暴移往海南島附近海域後的路徑則存在變數。潭美最接近香港的距離,需要視乎風暴從呂宋移入南海的位置,以及出海後因結構調整而可能出現的短期路徑波動。

MET WARN會繼續密切留意潭美的動向。